不管人生遇到什么变故,我们只要还有时间和决心,就一定会有再出发的机会。
——俞敏洪
《我的2022》是我近期最喜欢的一本书。
这本书是俞敏洪的2022心情随笔,以时间为序,记录了他这一年的工作、阅读、行走和写作。他的文字朴实而真诚,如他所言,只是因为在年初下了决心,要把这一年的日子记录下来而已。
所以,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围观俞敏洪的朋友圈动态,今天见了谁,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风景,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样的感悟......花上一天的时间,围观俞敏洪的一年,真的太值了。
2022年对大多人来说都是特殊的一年,记忆中更多的是疫情、封控、核酸、疾病、分离、网课、裁员....我们会为那个被偷走的春天惋惜,会被网络上真真假假的消息牵动情绪。当我们失去了自由,才发现自由的珍贵,当我们失去了健康,才发现健康的无价,当我们患难与共,才发现人情的冷暖。在某些个足不出户的当下,我们的确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也曾经以为,经历过那样特殊的一年,我们终于可以变得更加成熟和豁达。
可是,当一切都恢复正常,站在2023年的当中,家事国事天下事,四顾茫然,依旧会为每一个不确定的明天充满焦虑和担忧,初心已不在,去年的感悟也已忘怀。
此时,去读俞敏洪这本随笔,一切都刚刚好,好似瞬间被拉回到2022年,跟他一起,去追溯那些那些相同的、或不同的记忆,看他在特殊的2022年是如何宠辱不惊、不为外界所扰地过好每一天。
在这本随笔里,既可以看到他在新东方最困难的时候是如何坚守初心,完成守业转型,也可以看到东方甄选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得到大众的认可。还可以看到他跟团队成员之间的亲密无间,无论是畅游山水,还是对酒当歌,都让人感受整个集体的凝聚力。
除此之外,更为精彩的是他与各界名人的对谈。这些人涉及到各行各业,都曾做客他的直播间。这些人里有创业者、有学者、有作家、演艺人员等。俞敏洪为每一次对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提前了解对方的领域,对方的作品,提前列好问题提纲。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镜头里的谈笑风生和轻松自如,及智慧与智慧的碰撞。
作为一个阅读爱好者,这本随笔的最大惊喜是俞敏洪文中随处可见的书单。这些书都是他亲自完整读过,与作者对谈过,并写了精彩的总结与评论,堪称俞敏洪的藏书架。
他说要推广谁的书就要读谁的书,凡是自己没有读过的书,是不敢推广的。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恐怕会令很多所谓的读书博主自惭形秽吧。
在三月份参加政协会议期间,他随身带了20本书。他进入房间,把书一溜放在书桌上,心里马上充满了喜悦。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梁晓声,他不光要读《人世间》,更是在两会期间的空余时间以快进的方式追完了《人世间》的58集连续剧,所以才有了后面跟梁晓声的精彩对谈。
当看到他谈及我喜欢的几位作者时,我的内心又是何等的欣喜,大言不惭地说,颇有君子所见略同的美好感觉。
12月,他与李娟对谈,他说李娟是一个真实的人、纯粹的人,是一个像一滴干净的露珠一样透明的人。4月,他与余华一见如故。他说余华小说的主题一直简单而深刻:个人在大时代和偶然事件面前,对于自身命运的不可把握,以及对于命运的悲凉和卑微的抗争。6月,他对谈吴军。他说吴军是文理皆通的人才,对于文科和理科的理解程度远高于一般人之上,现在是超级知识传播者,不断出版各种书籍,几乎每一本俞敏洪都读过,收益良多。
随手摘录几句他的文字,愿他2022年的所思所想和所读能给2023年的我们带来启发、力量和勇气。
每个人有各自的人生道路,在路上我们会欣赏不同的风景,我喜欢的风景,不一定是你喜欢的,各自心安就好。
我会努力去做一些觉得有意义、有意思的事情。光是有意义显得矫情,光有意思显得单薄。
人活着,只有两件大事,一是吃饱穿暖、人身安全;一是身心愉悦、精神充实。要做到精神充实,个人修炼尤为重要,那是一条走不到终点的道路。
人类追求幸福和快乐,常常舍近而求远。
尽管适当的计划很重要,但人生并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行动出来的。
不被世俗名利牵着走,不被自己的欲望牵着走,不被别人的意志牵着走。
心里没有火,眼里就没有光。人活得越来越现实,就会离生命之光越来越远。在功利的人眼里,没有真正的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