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ter老师《终身写作》是一本干货满满的写作教课书,反复读过后,觉得很值得推荐给大家。今天我们继续共读《终身写作》第六章,写稿改稿:完成胜于完美,改稿优化质量。
01、如何克服拖延症,快速写完初稿
写作的畏难情绪都会在初稿未出炉时就被拖延症击退热情,Peter老师给出了三个方法,让我们克服拖延症成为一名成熟的写作者:
降低初稿预期,完成胜于完美、设置截止日间,倒逼自己输出、封装式写作,集中式完成初稿。
集中一段时间一气呵成初稿,不间断地写→不删除→不纠正错别字→放松控制→不思考是否合乎逻辑→直捣要害。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事情,在创作初稿时远离手机,不受外界干扰,封闭式写作是很有效的方式,我们切记:“先完成后完美”。只有初稿才有修改,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每个人都要允许自己写出很烂的初稿。
02、提升逻辑思考能力的三个技巧
这里借用麦肯锡的逻辑思维就是批判性思维,三步掌握:
第1步:亲自确认前提条件(这是真的吗?)
第2步:深入查证(为什么会是这样?)
第3步:提出自己的观点。
逻辑思考能力在写作中很重要,掌握一定的逻辑结构和逻辑顺序,就能优化自己的逻辑表达能力,三个技巧分享给大家:
没有归类,就谈不上逻辑、打磨逻辑框架,厘清内部关系、删减不相关的信息。
如果将一堆零乱的物品按照类别归纳,那么很容易让我们看清所需要的东西。写作时用分类法列提纲,一个核心观点,底部是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底部再接1~3个论据,这样长时间训练自己的思维模式,写作就很容易。
打磨逻辑框架厘清三种内部关系:
结构关系常用:时间顺序结构、并列结构、递进结构、正反对比结构。
因果关系:由因推果,有果导因,自己选择方式。但文案写作先写结果更吸引读者。
分解关系:将步骤拆解讲述,很实用的写作方法。
修改初稿,删减不相关的案例和不相关的词句,让文章精炼,更有说服力,经得起逻辑推敲,打磨时要在逻辑上下功夫,观点的逻辑、框架的逻辑、素材的逻辑。
03、让文章论证精彩的三个要素
好文章有一个共性,在论证方面尤其突显,精彩的论证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愉悦感,三个要素让文章论证更精彩:观点要有用户视角、内容要足够丰富、案例足够有说服力。
观点、内容和案例都用好,文章更有说服力。观点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有价值的观点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文章被传播的可能性就大,也让写作变得更有意义。
内容要丰富但表达要简单、精练,观点要能击中读者内心,打动他们,就是多给读者高点。平时多积累案例在写内容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案例要贴切、有说服力。
04、好文章绝对是改出来的
写文和改文是两码事,写时就特别注重好与不好,就很难完成一篇文章。写文时可以凭自己的感觉,但改文时必须以一个内容审核官的标准来看待初稿。
改文章要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细节,直到改到不能改为止。下面从三个方面具体讲讲:修改文章就是修改思想、通读全文,打磨整体框架、局部精准改文的三个关键点。
写文比较忌讳,你一直表达,却不知道自己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修改文章就要表达更正确更完美的思想。
全文主题明确,可进入整体框架修改,包括三个部分:打磨小标题、打磨开头和结尾。到了局部精准改时重点是删减、精练和准确。推荐一个比较有效的建议就是:朗读!当朗读时会就发现看文容易忽视的问题。
05、设计文章版式,优化阅读体验
一篇文章完成,完成排版是锦上添花。有两个部分:版式设计的三个要点、版式设计的具体规范。
版式设计的三个要点:简单、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好的版式设计是新手特别要重视的部分,因为这将大大赋能你输出的内容。
设计的具体规范:
·颜色,不超过三种,标题和重点用亮色,其余用黑色,注释性和引用的文字用灰色。
·字号,公众号建议用14号到16号字体。
·行距和字距,正文行距1.5或者1.75,字距0.5,首行缩进0.5或1,两侧留白。
·分段,每段不超过5行。3~4行看起来舒服。
·突出重点,黑体加粗、红色标注都能突出重点。
·配图,800字以上建议配图,与文字相关的图片。
·编辑器,比如用壹伴、i排版、135编辑器。
好了,共读的小伙伴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改稿方法和步骤,当然强调的是先完成初稿,我们要将“先完成后完美”做为写作的标准,要相信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