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听见让我们去练习视觉化的教导。可是这个时候,我们往往都是这一个安静的环境,有意识的去练习的。
可想象一下我们正常的生活的环境,总是会有一些干扰、一些声音,甚至,我们就是在各种环境里寻找自己的空间的,不是吗?
做一个简单的练习:打开电视或一个视频,随机放一些你一般不会看的东西,或者你也可以用广场舞的音乐,大声一些,然后让自己去做自己的事,比如,去阅读。
然后观察自己,现在,我们的意识到底在哪里?
好了,当我们在现实的环境里去成为自己、去做显化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往往是处于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总是和环境有摩擦、有碰撞、有空间上的相互干扰。
但这都并不是问题!
问题是,我们的意识在哪里?即注意力在哪里?
当我们在这种状态下阅读,我们可以读进去吗?可以保持多久专注的阅读状态?
这其实才是冥想或者视觉化的一个重点,对准自己所要的频率,排除干扰!
但,我要告诉你的另一点是:外在就是内在。
我们所处的环境就是内在的投射,所以如果环境嘈杂,我们更应该先问问自己,我的心是不是也很乱?不要抱怨环境,说:那都是因为外在的原因。即便我们去深山老林里做练习,可最后我们的愿望可能也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所以,如果我们在心里不能保持稳定、不能空掉所有的环境,那么我们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深山老林自有深山老林的问题和恐惧。
我们的问题其实是:如何保持一种静定和专注?!这种静定和专注是不以外在发生了什么而转移的,如此,我们的愿望才能稳定的,从内在给出一个频率,投射到环境中;如此,才能“心能转物”。
当我们的心专注于阅读,电视剧的声音就空了(举一个例子:想一想我们当我们上学时,趴在课桌上睡着的时候,那时候,无论周围多嘈杂,同学如何打闹,我们都能入睡,甚至还会做梦和流口水,为什么呢?那时候,我们心里还有周围的环境吗?);当我们在显化中专注于自己的一念,世界就空了;同样的,当我们在行动中,专注于行动本身,一切的干扰就不存在了。
这就是我们和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我们的镜子。当我们不确定自己是什么、要什么的时候,我们会在环境里看见各种各样的东西,因为我们没有一个稳定的“我是”;当我们过于执着的想要抓住那个我是的时候,对抗就会升起,因为我们会急着剔除那些“我不是”的;但当我们找到了其中的平衡,我们会慢慢的看见一切的流转变化,然后我们就能够安住于自己的当下、自己的频率,我们会看见自己给出的投射,镜子中的一切总是正正好,反应着我们最真实的模样。
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环境不好、特别的不好,我们要注意,那是不是一个提醒。只有当心的力量再往另一个方向使的时候,这种与环境的对抗才会特别的猛烈。而我们的大脑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切的真正意义,所以一直在“不好”“讨厌”“抱怨”中打转。可它可能是一个提醒,告诉我们该转变了,以及该往哪里转变。
不要排斥自己所在的环境,因为那正是自己给出的一部分。即便是反面的,也是自己心上的一部分,因为这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所以“好”与“坏”是一体的;“阴”与“阳”是一体的;“大”与“小”也是一体的。只要我们愿意看见,我们就会找到答案并超越一切。
祝你平安喜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