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资治通鉴:三家分晋

读书|资治通鉴:三家分晋

作者: SharkRonnie | 来源:发表于2024-03-06 21:38 被阅读0次

1.三家分晋一般被看作是东周时期春秋和战国的风水岭,《资治通鉴》开篇讲:“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晋国是“春秋五霸”之一的诸侯国,韩、赵、魏三家是晋国的家臣,家臣原本没有当诸侯的资格,但是他们从当时的周天子周威烈王那里得到了当诸侯的名分,于是晋国就被他们瓜分了,开启了战国时代。

2.“天子之职莫大于礼” ,天子最大的工作是“礼”,就是礼教,维护秩序。“礼”最大的是名头,是汇报线。在三家分晋这件事上周威烈王突破了汇报线,破坏了“礼”,实际上当时的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了,韩、赵、魏三家也只是找到了一个由头而已。

3.“礼”对于公司来讲,就是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CEO最重要的职责,是在管理制度还没设定的时候,设定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已经有的时候,找人、找钱、定方向、执行这些管理制度;必要时修改这些管理制度。

4.“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就是等级制度。在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是汇报线,谁向谁汇报,谁是老板,谁听谁的,这件事情很重要。除非很特殊,一般情况下即使他能力不如你,你也需要听他的。

5.“天之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名”与“器”,就是职位和相关的待遇,不能轻易给人,需要在体制的允许下,一步一步来。

6.要承认多数人都是庸才,多数的皇帝和CEO也是庸才,庸才想要成为明君最重要的就是守住“礼”、守住“分”、守住“名”,不要耍小聪明,不要贪图证明自己,无为往往就是最好的方案,最有智慧的体现。

祝春安。

参考:《冯唐讲资治通鉴(第一季)》课程。

相关文章

  • 读资治通鉴—「田氏代齐」

    上一篇简单介绍了三家分晋的故事,今天来看看“田氏代齐”。 资治通鉴开篇就讲的是三家分晋的故事,却没...

  • 闲论“司马光明辨德才”-《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近日读《资治通鉴》,随手翻至三家分晋的篇章,读至司马光以智瑶灭亡,三家分晋为例,妙论德才之辩,十分精彩,因而全文录...

  • 砸缸?著书?我才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司马光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资治通鉴》读不下去? 为什么《资治通鉴》要从“三家分晋”开始写起? 为什么《资治通鉴》穿插了那么...

  • 为什么用人人品大于才智19/100

    今天再一次读到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的第一篇三家分晋的故事,为什么司马光把三家分晋的故事,作为资治通鉴的第一篇呢? 就...

  • 为什么用人人品大于才智19/100

    今天再一次读到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的第一篇三家分晋的故事,为什么司马光把三家分晋的故事,作为资治通鉴的第一篇呢? 就...

  • 2020-05-07

    三家分晋,跟着主编司马光深邃的史学目光,开启读听《资治通鉴》之旅。

  • 读史札记――司马光的人才观(原创)

    司马光为什么要把三家分晋和智氏灭亡当作《资治通鉴》的开始,原因是他认为三家分晋正是孔子所描述的“礼崩乐坏”的延续,...

  • 资治通鉴精解(一)

    司马光以三家分晋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主要是因为这件事涉及到了君主的首要职责——礼,也就是纲纪。在三家分晋这件事...

  • 《通鉴笔记(一)》:三家分晋

    序言 把三家分晋当作东周进入战国的标志是史学界的共识。 司马光主持编纂《资治通鉴》也将三家分晋作为开卷第一篇。 所...

  • 资治通鉴:三家分晋

    春秋末年,晋国有四大家族,分别是智、韩、赵、魏,其中智家势力最为强大,俨然有点一家独大的趋势。 智家族长智宣子,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资治通鉴:三家分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ts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