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吼不叫

不吼不叫

作者: 潼宝的开心果 | 来源:发表于2021-01-01 16:51 被阅读0次

中原焦点团队分享第939天

每个人都带着某种使命来到这个世界。即使是孩子,也无一例外地有着自己的使命,这个最初的使命其实就是为了成全父母的修行。所谓“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更进一步来说,就是修正错误的心性、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言行……要让自己从“吼叫—后悔—再吼叫—再后悔”的“吼叫恶性循环圈”里跳出来,努力破解这个看似无法破解的死结,别再以爱的名义去伤害孩子,因为“都是为了你好”只是吼叫的一个借口而已。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个循环,并觉察到自己做的事情时,已经是改变的第一步。

明代学者苏士潜在《苏氏家语》中说:“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孔子、曾子教育孩子不骂,不怒,以至于孩子连什么叫骂、什么叫怒都不知道。可见,圣贤子弟,其成长环境和受到的教育跟常人是不一样的。家里没有吼叫,没有打骂,没有吵闹,没有愤怒……有的只是“善教”——父母懂教育,会教育,即善于教育,而且还教孩子向善。

能让孩子“不知骂”“不知怒”,这是不是父母的一种修养?是不是教育者的一种自我控制能力?当然是。可遗憾的是,今天很多妈妈特别性急,心不平气不和,经常发怒,大吼大叫,难以自控。

但实际上,不吼不叫的家庭,才是能够正常开展教育的家庭。

有一条关于沟通的定律对于父母和孩子的沟通特别有效,这就是著名的“55387”定律。由美国的心理学家艾伯特. 梅拉比安提出,后来被广泛运用在家庭教育中。

55387,即55%+38%+7=100%。55%是沟通中的态度,包括动作,表情,神态等;38是讲话时的语气;7%是说话的内容。具体就是说,人际沟通效果,55是由态度和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行为动作是否恰当得体决定的,38%是由语气口吻决定的;只有7%来自我们说话的内容。

相关文章

  • 两大法则平静自我,你就是最棒的家长

    《不吼不叫》介绍了做到不吼不叫的几种方法,如“ABCDE 法则”“4C 法则”,分享给大家践行。 不吼不叫的 AB...

  • 不吼不叫

    父母这个职业,也是一种修行。 升级为父母这个职业之后,难免有的时候会对孩子的种种行为,情绪失控,一旦失控,就会对孩...

  • 不吼不叫

    这两天在樊登读书会听了两遍这本书,叫做《不吼不叫》。 这会儿没事,给大家分享一下感悟。 这两天总是忍不住发火,看到...

  • 不吼不叫

    女儿说今天只吼了她一次,是她一直在问“一会儿要去哪儿”,问的次数多了就会很烦躁,因为有时根本没有目的,有句话不是说...

  • 不吼不叫

    在这个快节奏普遍焦虑的年代,相信很少有人能做到不对孩子吼叫吧! 人是情感动物,我们会承受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压力,当压...

  • 《不吼不叫》

    这本书给我们分析了吼叫的原因以及控制吼叫的方法,也让我对“气质”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不吼不叫”,从自身做起,孩子...

  • 不吼不叫

    它是最好的“职业”,也是最坏的“职业”,它就是为人父母! 对于孩子:我们每个为人父母看似主动,实则被动,为什么呢,...

  • 《不吼不叫》

    荐 语 它是最好的“职业”,也是最坏的“职业”,它就是为人父母! 当孩子们“不熊”的时候,能让你甜到心都化了;可当...

  • 不吼不叫

    周末我一般都会带儿子去婴幼儿游泳馆游泳,大池子里一般都有2-4个孩子一起游。 上上个周末我们去游泳...

  • 不吼不叫

    我们身边有很多大吼大叫的父母,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控制不住内心的火,一定需要对孩子进行吼叫,但是这样做对孩子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吼不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uj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