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旅途
《论语》公冶长篇12

《论语》公冶长篇12

作者: 清风8351 | 来源:发表于2022-07-23 11:30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①,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注释】

①加:施加。

【翻译】

子贡说:“我不愿别人把不合理的事加在我身上,我也不想把不合理的事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呀,这不是你可以做得到的。”

【解读】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的意思是“我不希望别人把事情强加到我头上”,这也是孔子一贯倡导的“仁道”。这一点实在太难了。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并非独立的个体。人在社会上生存,社会就像一张大网,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节点,既不能挣脱,也不能逃离,每个人的行动都会受到他人制约。为了生存,为了周围的亲人,许多时候,人都要做一些别人强加到自己身上的、违背自己愿望的事情。唯有生命超越凡俗,才可以达到不受世间人事约束的超脱境界。

而“吾亦欲无加诸人”的意思是“强加到我头上我不愿意做的事情,不去强加于人”,这句话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意思。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这叫作“恕道”。在孔子的思想中,有着许多可以操作的程序性理论,比如这里的“仁道”和“恕道”,就存在一个修为的程序性问题。作为一个追求仁道的人,不可以一开始就强修“仁道”,可以从“恕道”做起,随着道德修养的提高,渐次过渡到对“仁道”的追求。

作为对孔子儒学思想了解不多的现代人,学习《论语》,最好的办法是边学边做。当我们读到孔子的某个观点,认为有道理,能够帮助自己提高个人修养和才能时,就应立即记在心里,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比如这一章,我们就不妨从“恕道”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把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强加于人,应当经常进行换位思考。久而久之,我们的思想和道德水平都会有所提升,接下来,再学习,再实践,循序渐进,慢慢走上伟大的仁道。

相关文章

  • 《论语》公冶长篇12

    【原文】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①,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注释】 ①加:施加。 ...

  • 《论语》公冶长篇(5—12)

    【原文】 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 子贡说...

  • 《论语》公冶长篇12/28

    2021.11.18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樊登出品】 ...

  • 《论语》日日谈 第27期

    《论语》日日谈 第27期 本章为《论语》:公冶长篇第一章 【原文】 子谓公冶长①:“可妻也②。虽在缧绁之中③,非其...

  • 《论语》公冶长篇

    《论语》前四篇是孔子思想的纲要,学、政、礼、仁,即讲个人修养,又讲学问应用,可见孔子注重个人修养,但同时也重...

  • 《论语》——公冶长篇

    选三则来体现孔子对于“入仕做官”的立场:据时势而定,时势达则积极入仕,时势不济则归隐以待。这是不同于道家“消极遁世...

  • 《论语》公冶长篇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zhuō),何如其知也!” 注释: ①臧文仲:姓臧孙名辰,“文”是他的谥号。臧文仲历...

  • 论语·公冶长篇

    5.1.子谓公冶长[1] ,“可妻[2] (qì)也。虽在缧绁[3] 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4] 妻之。 译文...

  • 《论语》公冶长篇

    《论语》的公冶长篇不同于前四篇,大多是对人的评析,多章为师徒之间的讨论,使语录体充满生机。 孔子的学问之道,多以用...

  • 《论语》公冶长篇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孔子的教育方针是“学而优则仕”,他让学生漆雕开去做官,但漆雕开因为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公冶长篇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wy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