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43期“幻”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昨天,我的那篇《幻想中的宁静生活》算是交作业了。今天,我想说一下写这篇文章时的一些想法以及灵感来源。
在这篇文章中,写的是我幻想中的一天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如果放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可能会是真实存在的。因为那时的生活节奏没有这么快,环境也非常的好,天很蓝,水很清。那时候,小河里的水,甘甜清澈,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文中提到的那个小池塘和小树林,也是真实存在过的,与《追不回的暑假时光》中提到的,是同一个地方。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切都变了,池塘没有了,小树林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高楼大厦。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了,人们的生活压力也比原来大得多了。一睁眼,首先想到是,我这个月还欠着银行多少钱,什么时候该还哪一笔贷款了,孩子上学的生活费又要涨了……这一切,让人不敢停下来。
今年,我和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人,亲密接触过,他们每天的工作十几个小时,而且工作真的很累。我和他们一块工作了二十几天,车间主任对我说,“这种工作,不适合你!”我只是笑了笑,我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工作看起来不累,可干起来,真累。可是车间里那些工人,他们却不得不干,没人逼他们,是生活在逼他们。一天十二个小时,没有节假日。
其实,他们也是有梦想的人,他们也想闲下来,旅旅游,看看日出,赏赏美景,但是,这些在很多人眼里再平常不已的事情,对他们而言也只是想想而已。所以,我在文中,尽我最大的努力去描写着这些美景,早晨的日出,避暑的小树林,清澈的溪水,美丽的荷塘,灿烂的夜空。但是受水平所限,有些表达,可能还是不到位。
想像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曾经的美景正在逐渐消失,而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些事情,不是你想不想做,而是你不得不做。
我的文章发表以后,一位评论员老师评论道“文章过于理想化,没有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其实,这也正是我想表达的。用过于理想化的生活,来对比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在我文章的最后,用了一句“心中渴望的那份宁静,那份清闲,也许只能存在于幻想之中”来表达我的无奈。
当然,社会给了我们压力,也给了我们动力。我们无法出去旅游,却可以让自己灵魂插上想像的翅膀,游遍大江南北,利用网络,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虽然曾经的美景消失了,我们却可以在自己心中,构造一处属于自己美景。这也让我想起了一个叫赵雷的歌手,他创作了一首歌《画》:
“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
把我画在那月亮下面歌唱
为冷清的房子画上一扇大窗
再画上一张床
画一个姑娘陪着我
再画个花边的被窝
画上灶炉与柴火
我们一起生来一起活
画一群鸟儿围着我
再画上绿岭和青坡
画上宁静与祥和
雨点儿在稻田上飘落
画上有你能用手触到的彩虹
画中有我决定不灭的星空
画上弯曲无尽平坦的小路
尽头的人家梦已入
画上母亲安详的姿势
还有橡皮能擦去的争执
画上四季都不愁的粮食
悠闲的人从没心事
我没有擦去争吵的橡皮
只有一支画着孤独的笔
那夜空的月也不再亮
只有个忧郁的孩子在唱
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