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过这本书,以后再也不用假装性格外向了

读过这本书,以后再也不用假装性格外向了

作者: 棠真 | 来源:发表于2018-01-04 23:53 被阅读0次

    心理学家荣格将人的性格分为内向者和外向者,在他看来,内向者更关注内心世界,而外向者倾向关注人们的外部活动;内向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事物的意义上,而外向者则会投身与事件当中;内向者需要独处来获得放松,而外向者在社会交往中就能吸取能量

    图书: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豆瓣图书: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用大量案例探讨了内外向的不同表现,充分挖掘了内向者的优势与特点,以及背后的原因,如何将独特性格转化为优势。“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内向者,也不存在绝对的外向者。”从这个角度来讲,这关系到每个人,因为你我身上都存在内向的一面。

    苏珊在TED演讲

    作者苏珊凯恩是TED最受欢迎的演讲人之一,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法学院,曾在华尔街担任律师,后来转向商业咨询,包括提供谈判沟通技巧。但是她在生活中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内向者,小时候出去夏令营,只有她的箱子里面塞满了书,因为一个人阅读是她的习惯。她的成长过程中也困惑于为什么大学中小组讨论、社交实践等在成绩中占有的比重这么大,甚至一些内向的孩子会因为性格原因被指责不够“优秀”。

    但是,对内向者来说,保持独处可以让喧嚣退去,在集中精力独自工作,这难道不好吗?于是苏珊花了七年的时间研究为什么社会这么青睐于外向者,这本书里她用了大量的案例和实践,希望加深对内向者的认知,转变社会对于内向者的态度。

    苏珊在《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中回答了三个问题:

    1、外向是如何崛起,被社会认可的?

    2、内向者的优势与特点

    3、隐藏在两种性格差异背后的原因

    1、外向是如何崛起的?

    哈佛商学院一直是培养各个时代中最杰出的商业和政治领袖的地方,总统、世界银行行长、财政部长、公司总裁、华尔街领袖。在这里你很难找到一个内向者,进入这个学校的前提就是外向。他们永远是社交模特的样子,永远活力十足,投身到影响世界的事业中去。

    这可能代表了社会认可的最优秀的学生的样子,经常发言、观点有力,就是强有力的竞争者。如果不发言就会不受待见。那么,这种社会评价偏好是怎么形成的呢?

    美国工业的崛起,就是背后主要推动因素。这个国家从一个草原上盖小房子的农业社会迅速转型为城市化强国。人们发现和他们一起工作的人不再是每天打招呼、熟悉的邻居,而代之以陌生人。他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给那些毫无交情的人留下好印象?”。时代的变迁下,文化自然对那些外向者给予褒奖,那些合群者,那些课外活动丰富的学生成了最佳人选。“学生们处在一个社会地位、收入和自尊都要建立在迎合个性文化需求的能力智商的时代,”他们不得不自我营销,抑制焦虑,“准备好一副面容去迎接你要会见的那些面孔。”

    历史再往前追溯,对于希腊人而言,演讲是一种高超的技能,对于罗马人来说,最糟糕的情况就是被赶出城市,因为那意味着丰富的社交生活的终止。

    每个人都有很多个社会自我,需要根据不同的群体偏好,调整表现出不同的自我。内向者也可以为了他们重视的事情而表现出外向者的一面。但是,正如橡皮筋拉长之后需要放松,内向者也需要回到自己的空间,否则,面具时间太长,人也会疲惫。

    而基因研究发现,外向的因子存在于我们的基因之中,这种特质在欧美人中表现得要比亚非人普遍,而这些外向的特征就会遗传给他们的后代,以及后代的后代,保留下来。

    2、内向者的优势与特点

    内向型人才在领导原创性额工作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他们更乐于倾听他人意见,接受建议,缺乏主导社交情景的兴趣。因此,在下属的才能展现出来之后,他们更有优势去激发对方的潜力,创造出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相比之下,外向者在处理事情时过于坚持己见,常常会失去来自其他人的宝贵意见,这样一来,我们发现,他们倾注了大量精力去做动员工作,却不会听取下属们的意见。这让人想起一些高度集权的公司,领导们端着茶水杯,夸夸其谈,下属们一言不发,各自走神——在话语权集中在领导层的公司,下属们往往缺乏参与的热情。

    内向者在延迟满足方面也优于外向者。在一项研究中,科学家给了参与者两项选择:是选择一份立即就会得到的小奖赏(礼品券),还是选择一份价值更高的礼品券(但是要几周之后才能收到),更多的外向者选择了前者,而更多的内向者选择了延迟的、价值更高的礼品券。

    内向者最重要的优势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刻意练习是在一个领域中取得成功的关键,但问题只有当你是一个人的时候,你才能真正投入到所谓的刻意练习中去。原因在于,刻意练习需要精神高度集中,身边如果有其他人会分散注意力。大部分作家喜欢在深夜写作,因为这个时候他不会被任何人打扰。作家卡夫卡在写作的时候想象自己的未婚妻坐在他旁边,结果他一个字都没写出来。“因为写作意味着自我剖析”,如果被牵引到别人的世界里,就会迷失。

    因此个人空间才是创造力的关键所在,而过多的团体工作会产生消极影响。我们不自觉地会迎合别人的观点、害怕出丑、迫于意见领袖的压力等等。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公司意识到安静和独处的价值了,他们会建立起灵活开放的办公空间。在微软公司,办公室是推拉门移动墙,员工可以自主决定是参与集体合作还是独处思考。

    3、隐藏在两种性格差异背后的原因

    从进化的观点来看,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会进化出一种最优的行为准则,那些偏离最优行为准则的成员会濒临死亡。动物界也存在“等待时机”的慢性子和“说做就做”的急性子。将金属网扔进池塘,里面的小翻车鱼会有不同的策略:胆大的因为好奇一股脑冲进陷阱里,而腼腆的小鱼则明智地徘徊在池塘边缘。

    腼腆的动物以一种局外人的姿态观望,当捕食者来袭时也能成功生还,而大胆的动物则会面临更大的风险。这种差异是遗传所得而非后天形成的。“试想一下,在一群吃草的羚羊中,总会有那么几只时不时停下来,敏锐地观察周围有没有捕食者出现。”这类敏感的个体存在的群体会生存得更好,从而继续繁衍,于是群体中又有新的敏感个体出现。

    《权力的游戏》中胖胖的山姆算是一个典型的内向者了,正是他最先发现的异鬼,拯救了人类。在全部都是好斗的勇士队伍中,他比绝大多数人活得更长。作者马丁也坦言,里面的主角中最像他本人的就是”山姆“。

    异鬼(《权力的游戏》夜王)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杏仁核天生就异常兴奋的婴儿面对陌生对象时,会嚎啕大哭,这类人长大后对陌生人的警惕心也更强。也就是说,杏仁核越活跃,他在面临新事物或刺激的时候,所感受到的紧张感越多。这个高应激的孩子如果弄坏了别人的玩具,感受到的内疚和懊悔也更为强烈。他们对于新事物的厌恶会让他们花更多时间在熟悉的或动脑子的事情上,比如阅读、思考等,未来也更有可能发展成为艺术家、作家和思想家。

    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研究线索来自于心理学家的额”心流“(flow)——是一种让你感觉完全投入到某项活动中的极佳状态——这样的状态下,你既不会无聊也不会焦虑,时间在不经意间就消磨了。通常的心理学理论都认为我们做事情是有动机的,而心流状态下,一个人可能从早晨一直工作到晚上,再也没有比工作更能打动他的事情了。

    这个好消息对于内向者的意义在于,如果你喜欢一步一步稳扎稳打,那就不要受别人的影响而迫使自己加速,坚持走自己的路才会给自己带来力量。很好的毅力、喜欢独处的专注、躲避陷阱的敏锐都能帮助你找到心流的最佳状态,再也不用担心需要在社交场合伪装成一个外向者——冒充一个不是自己的人了。

    当然,这些并不意味着否定合作的力量,只是强调内向者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并坚持自己的道路。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需要刻意模仿外向者,被迫陷于社交的漩涡中。因为意见也可以通过安静的方式表达,独处可以积攒能量,通过刻意练习打造自己的软实力。

    没错,带有进攻性的力量会挫败你,而软实力会胜于无形。

    作家海明威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李藤新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过这本书,以后再也不用假装性格外向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zd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