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大禾人面方鼎
最初的鼎是由陶制食具演变而来,由釜、陶支脚和灶的组合而成。鼎,即是锅,其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商之政由鼎出,商人将青铜鼎大量铸造;到周代,鼎更加普遍,出现了“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的用鼎制度。鼎是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鼎也是文化与美学的载体。
大禾人面方鼎,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如今展陈于湖南省博物馆。人面方鼎外形完整,厚重结实,为世界所瞩目,然而,在1956年这件铜鼎差点就被作为废铜送到冶炼厂熔化,幸而得到文物专家的发现,在一堆废铜之中被抢救了回来。高至喜在《商代人面方鼎》中记述道:“青铜人面方鼎,是湖南省博物馆在1959年从长沙废铜仓库中选购来的。据了解这批废铜来自宁乡,并且是新近出土的。该鼎破成十块,缺一腿和底部,现在已修复成器。”
青铜器——大禾人面方鼎(大禾人面方鼎在博物馆)
商器体呈长方形、立耳、四柱状足,为商代后期鼎常见的样式。大禾人面方鼎腹部四面各以浮雕式人面作主体装饰,面部写实,特征突出,十分醒目。这张人面表情威严肃穆,高颧骨,双眼圆睁,眉弯曲,唇紧闭。双耳肥大,上饰勾云纹,下有手爪形纹饰。鼎腹部四角有外凸的扉棱,并带有齿状凸饰,使形体庄重而富于动势。足上部饰兽面纹,也饰扉棱,与腹部呼应,下有三道弦纹。耳外侧饰阴线夔龙纹。整个装饰层次丰富,清晰精致,主题鲜明。
青铜器——大禾人面方鼎鼎腹内壁近口沿处有铭文“大禾”二字。现存的商周青铜方鼎,有四面鹿头纹的,有四面兽纹的,但就是没有四面饰人面纹的。不仅未见实物,就是历代的金石著录也未见记载。它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一件人面纹方鼎。我国青铜器中独一无二的器物,绝无仅有之宝。字体宏伟有力。因此,此鼎亦被称为大禾方鼎。
此鼎形制雄伟,在装饰上以人面为饰,人面的形象极其奇异,给观者一种望而生畏、冷艳怪诞的感觉,是研究古代思想意识、祭祀风俗,以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资料。在商、周时期,青铜器以兽面纹作主题纹饰较为常见,人面纹饰较为稀有珍贵,此鼎以四个相同的人面纹装饰器体主要部位,更加稀有而奇特。
青铜器——大禾人面方鼎(大禾方鼎正面人面纹饰)
青铜器——大禾人面方鼎(大禾方鼎侧面人面纹饰)
对于大禾人面方鼎的来历以及其纹饰所蕴含的意义,历来众说纷纭。有研究学者指出,鼎腹内壁近口沿处有铭文“大禾”二字,“禾”字象形,是谷子成熟时,谷穗沉甸甸下垂的形象,故此鼎可能是为庆祝丰年或者祈求丰年而铸造的礼器;也有可能是铸器者的名字,即物主标记,故又名大禾方鼎。
有的学者认为这组人面纹有爪而无身,属于传说中“有首无身”、贪吃人的凶兽饕餮一类怪神。究竟为何采用如此写实的人面纹作主题装饰,仍是个谜。从艺术形式上看,此器运用反复、对称的装饰手法,布局严密,写实与抽象纹饰结合。四组相同的纹饰集于一身,不仅强化了装饰主题,而且给人视觉上以强烈的冲击,达到特定的装饰效果。反映出商代晚期青铜制作者已具备了较强的写实能力和形象概括能力。
2007年,青铜器研究学者提出新的理论,“大禾”或许与禾侯国有关,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上丝禾侯”的辞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上丝这个人会见禾侯。而方鼎是非常典型的中原式样,流行于商至西周前期,是青铜礼器中的核心。在贵族中,只有王室近臣和侯、伯以上方国国君才能使用。大禾方鼎出现于宁乡,表明这里曾是商的一个诸侯方国。它是这个方国国君拥有的一件宗庙重器。
青铜器研究专家还认为,人面纹饰很可能是禾国信仰的神明或统治者形象,大禾方鼎鼎身四周写实化的人面图象,似乎带有较多的女性特征。其宽圆的脸庞,弯如新月的眉毛,丰厚而无胡须的嘴唇,可以表示其属于女性。正视的双目,兼存威严与祥和。宽厚的双耳耳垂下,有爪形坠饰;耳上的“几”形,则表示其头上也有发饰或冠带存在。它所表现的,是身份高贵的女人形象。所不同的,是四个图象中,鼎正面的女人脸宽些,颧骨略高而显年龄较大,鼎侧面的脸略修长,脸面更光洁而显得年轻些。鼎上女人面有可能是大禾方国信仰的神明或统治者形象。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牛河梁遗址,曾出土过女神头像,说明在中国,早就存在为神明塑像的习惯,在方鼎上铸造神明图象并非不可能。但把女人塑成神明,一般认为和女权有关。红山文化便被学术界认为是女权的一个代表。虽然到了商代,主要已是男性的天下,但并不表示女权已绝迹。在中国南方的某些地区,女权其实延续到很晚,如云南纳西族直到二十世纪中叶还有这方面的踪迹(女权不一定和母系氏族社会划等号)。也许,当时大禾方国是女权的天下,其统治者就是一个女人,大禾神明的图象是以该女性统治者为蓝本。也有人认为方鼎人面与南方民族的傩舞面具有关,这有一定道理。不过,傩面也是想象中的神灵之面,与信仰神象并无必然的冲突。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中国人有一种鼎崇拜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无论是外邦还是中原,鼎出之政,既得到应许,也须根于天道人心。中心者,用鼎;丧心者,失鼎。秦以后,作为权力符号的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迄今为止发现的诸多精美雄浑的先秦鼎,依然在博物馆中震撼着我们。
【参考文献:《十五件夺人心魄的鼎|之一|大禾人面方鼎》、《文物赏析:大禾方鼎》、《大禾人面方鼎:诸侯国君的宗庙重器》、百度百科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