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品茶之论壶

品茶之论壶

作者: 东篱壶隐 | 来源:发表于2020-05-04 20:26 被阅读0次

      海宁王静安有云,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文学如此,器物亦然。唐人煎茶用杯,宋人点茶喜盏,明人瀹茗爱壶,清人泡茶善用盖碗。盖因时代之嬗变,文化之迁移。每隔三十年,即为一变,一代有一代之人物,而领风骚之变动。纵古时交通隔绝,山川渺远,因人善忘,物亦多变。一朝代之早中晚期,风俗尚且不同。勿论改朝换代,兴亡无常,江山易主更可悲耳。神州陆沉,文化变易,此等沧桑,三百年时光尽消磨于寰宇之中,回首前尘,竟难以察觉。唐人之扩大,宋人之细腻,元人之粗朴,明人之优雅,清人之呆板,皆为朦胧之印象。当世人之喜怒哀乐,生活百态,尚且不能全记。古人之情态风俗,又岂能全见于文字中乎?以今窥古,徒劳耳。

      自黄帝造屋,仓颉创字,杜康酿酒,神农品茶以来。人有所居,居而后安,安而后乐,食美食,服美服,饮佳酿,用美器,为世人寻常之追求。周秦汉唐之世家大族,多有豪奢者,其所爱之物,所造之境,或传之千年,或千年后而出土,又为今世之人所珍玩。周之鼎,秦之玺,汉之玉,唐之金银器物,皆为豪族所珍藏,百姓徒有艳羡。至宋元明三代,市民始能品尚贵族之意趣,兼有文雅之士引领,故宋人全民尚盏,斗茶为乐。团茶物贵,虽不可常饮,然平民月余可饮一盏乎?元灭宋,宋人文士多有殉国,故无人可领斗茶之风尚。有元一代团茶沉沦。至明太祖驱除鞑虏,恢复江山,改团茶为散茶,盏由是失宠。团茶物贵,不可多得,平民不可日日饮用,散茶物贱,茶由是为寻常之物。

      至万历年间,明人生活殷实。好茶可得,泡茶之器呼之欲出,故有龚春,时朋,元畅之辈,抟砂成壶。时大彬后继而起,所做之物可令世人所爱,兼有洒脱不羁之性情,一时引领时代之潮流。至明末,山河沉沦,江山易主,文士又多殉国,岂有品茶之闲情乎?

      有清一代,只得明人之器物,未得明人之精神。明人制壶粗中有细,古朴雅致,深得简约之审美精髓,不似满清之繁缛花哨。壁间纸画周之冕,桌上砂壶时大彬。明末江南汉人身居广厦,气象宏大,精神饱满,衣冠整洁,崇尚人性,粗中有细,较欧洲人更为优雅精致。后康熙年间,有陈鸣远、惠孟臣等辈,复振紫砂之业,成就亦大,可追慕明季遗风。至清中叶,虽有邵大亨掇只样式,陈曼生、杨彭年之曼生十八式,紫砂壶文雅非常,然文士之闲情,品茶之自在,不复存矣,往往只煮水烹茶,寻常饮用而已。饮茶闲适之风,仅存于闽越之间。因其人泡乌龙茶,好小壶,闽越之工夫茶卓然称绝,令人艳羡。光绪年间,因东洋之需求,日人自慕明人风雅,兼取闽粤之工夫茶泡法,有金士恒东渡传壶之技法,其时茶道复兴,茶壶亦多慕古。而中国王道崩坏,百姓麻木,难得饮茶之妙矣。

相关文章

  • 品茶之论壶

    海宁王静安有云,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文学如此,器物亦然。唐人煎茶用杯,宋人点茶喜盏,明...

  • 心经茶壶

    每逢佳节三五老铁相聚,自然少不了品茶,品茶自然也少了壶的陪伴。

  • 五绝.一天

    来壶上品茶, 静好伴年华。 书卷寻闲趣, 诗篇染晚霞。

  • 再说茶

    品茶―― 温壶,清杯,净茶。 再冲,泡,煮茶。 到,请,敬茶。 观,闻,品茶。 茶礼,茶仪, 茶经,茶话。 茶是贵...

  • 茶香人生(3)

    其一 一壶香茗伴人生, 不与世俗争浮沉。 静心品茶悟禅意, 修得菩提四季春。 其二 云水禅意一壶茶, 壶腹虽小乾坤...

  • 愛新覺羅溥光《师说观人术》340

    愛新覺羅溥光 《师说观人术》 喝茶、品茶,养茶,离不开壶,于是赏壶、敬壶、藏壶就百人百章啦。我看到茶联应该有上万条...

  • 生活如品茶

    生活如同品茶,幸福的味道不是浓郁芬芳,而是淡淡的清雅幽香。 当心倦了、累了,沏一壶茶,在品茶滋味的同时。 灵魂也随...

  • 2019-04-21

    品茶 第一次相遇,两人还是陌生的朋友。她给他从“温壶洁具”、“孟臣淋霖”讲到“春风拂面”、“凤凰三点头”;品茶的人...

  • 扶阳茶的冲泡方法

    1、品茶的冲泡方式: 1)选壶: 大肚透明玻璃圆壶为最佳(如下图),飘逸杯次之,忌用紫砂壶; 2)取茶: 3-5人...

  • 银壶的养生之道

    如今,银壶是品茶“至上圣品”,至洁至雅,奢而不贵,是紫砂、铁壶之后终极茶器。 银壶煮水,水质软薄如绢,口感温润,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茶之论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zy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