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无法理解,到试着去理解,就是我们与认知症的距离

从无法理解,到试着去理解,就是我们与认知症的距离

作者: 钰晨成长手记 | 来源:发表于2023-06-30 20:36 被阅读0次

    近日看的这本书,也许目前和我们的关系不大,但也许未来会距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与认知症的距离》,它其实是一本让我们全面了解认知障碍的科普读物。

    2017年,日本对道路交通法进行了部分修订,75岁以上的驾驶员在换证前都必须接受认知障碍症检查,检查如果中发现其有患病风险,对方就必须自行接受正规医院的诊断。

    而事实是,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直接注销了驾驶证。其原因是去医院接受正规检查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太痛苦、打击很大。

    同时,被测试者的家属也不得不一边自责是自己没把老人照顾好,一边还要忍受老人因测试感到伤了自尊或是不悦而引发的情绪。

    作者认为对认知能力有潜在风险的患者尽早进行检查,是正常的,但这件事可以不必让测试者和家属都如此反感。

    于是,作者开发出了一套针对认知障碍症的测试(名为“CANDy” )它是由简单的日常对话来引导的,患者不会感受到压迫、紧张,以及被当作病人对待,整个过程都是非常放松的,这样也能测试出相对真实的认知水平。

    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用“CANDy”来判断测试者认知水平的过程,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与这类患者打交道。那么为什么要讨论这些呢?

    2012年,在日本患有认知障碍症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462万人之多,到2025年,平均每5个老人,就会有1个患有认知障碍症。

    而8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5%都患有认知障碍症。这组数据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认知障碍症患者,也都有可能会承担照顾这类患者的责任。

    照顾认知障碍症患者最关键的,就是需要建立起相互理解的沟通渠道,使患者能够重新回归正常生活。当然最好的方式是让他们感受到大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而不仅仅是为了看护他们,才不得不待在一起。

    如果不去学习如何与他们相处,我们也很难真正理解他们失去自我、丧失认知及行动能力、永远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不得不转移话题)的种种痛苦。是疏离感、是孤独感、是恐惧、是焦躁、是无依无靠、是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的无言以对......

    但是认知症并不是无药可救的,在我以往推荐过的书单中,关于大脑保养、修复大脑功能的书也已经不少了。

    因此在我看来,调整饮食依然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对于许多亚健康、炎症体质,但没有什么慢性病的人来说,全面调整饮食3~6个月时间,就会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对于认知症,抑或是其他疾病的患者而言,只是需要更多这方面的关注而已,比如关键维生素、有益的脂肪、优质蛋白质、慢消化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水等等。

    我们已经了解到认知症患者在情绪及心理状态等方面都需要精心的照料,但食物也是可以调节情绪、甚至缓解抑郁和焦虑的。

    下面是一些相关信息:

    《哈佛医生营养通识讲义》中提到,由于大脑慢性细菌感染引起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连续几个月每天服用5000IU的维生素D后,可以帮助恢复语言功能。

    维生素D3又被称为阳光维生素,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能够帮助促进钙和磷的吸收,以及维持细胞的生长和发育等,通常我们提到维生素D时都是在指D3。

    皮肤被阳光直射至少半小时,才能转化成我们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的量。准确地说,正常阳光照射下,人体通常会产生3000~5000IU的日产量。此外,它还存在于少数鱼类的内脏、蛋黄、乳酪、坚果中。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人都是缺乏维生素D3的,我们通过日常饮食很难保证日常所需的维生素D3。

    而缺乏维生素D将会直接或间接引发的疾病包括: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痴呆、多发性硬化症等。痴呆(也就是认知症相关的疾病)只是缺乏维生素D会引发的疾病之一。这说明什么呢?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导致的问题,从来都不是用单一的食物或思维就能迅速解决的。

    之前甚至在中医类的书中见到作者建议我们上午10点钟把后背露出来接受直晒1小时,但这种补充维生素D3的方式,也实在是太奢侈了。

    25羟维生素D(25OH-D)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而细胞会将25OH-D转化为1α,25-二羟基维生素D(也就是1,25-D),1,25-D再来调节维生素D的活动水平。

    研究发现,男性大概需要每天3000~5000IU的维生素D,才能使25OH-D的水平维持在30ng/mL。而当25OH-D的水平高于32ng/mL时,人的骨密度才会升高,这时骨折、患癌症及各种疾病的风险才会降低。女性需要的维生素D会稍微少一点。

    不少书中都会建议我们每年去查一下25OH-D的水平,不过通常来说,每天晒太阳不足半小时的,的确需要考虑补充维生素D,我和家属算是偶尔晒太阳的,并且同时,我们也在补充复合维生素,它里面也是有维生素D3的。所以在日常维生素D3的补充方面,选择了保守一点的2000IU剂量的。但如果以往就没有晒太阳、或是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的习惯,那么选择5000IU的维生素D,才能满足日常所需。

    《用食物战胜抑郁和焦虑》一书向我们详细阐释了12种能够有效战胜抑郁和焦虑的关键营养素,以及它们的来源。这些关键营养素为:叶酸(维生素B9)、铁、长链Ω-3脂肪酸、镁、钾、硒、维生素B1、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锌。

    那么具体应该关注哪些食物呢?野生三文鱼、鲭鱼、牡蛎、黑巧克力、坚果、豆类(鹰嘴豆、白芸豆等)、种子(亚麻籽、奇亚籽、南瓜子等)、十字花科蔬菜(抱子甘蓝、西兰花)、芦笋、绿叶菜(如菠菜、生菜等)中。

    不难发现,其实许多涉及营养学相关的书中推荐的吃法都不会差太多,因为疾病的发生,确实与我们日常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所以不论是认知症,或是其他炎症、慢性病等,多学习一些健康及营养学方面的知识,总是好的。

    说点题外话

    由于一直在看这类书籍,所以身边的人但凡出现一些健康隐患,我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大概就是他们需要在饮食里添加哪些类别的食物,以帮助获取哪些营养素。

    我自己在饮食习惯上,也是如此。不健康的食物偶尔也会吃,只是吃的频次越来越少了。

    几年前的我,吃着非常传统的中式早餐,平时包里也会常备巧克力,以防低血糖。同时,每年都会去几次医院,这些经历光是回忆一下,都够痛苦半天了。

    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又养成了看中医的习惯,每隔半个月就去抓一次药,调理亚健康。效果是有的,但是依赖性也是有的。

    印象里接触的第一本营养学类的书是《戒糖》,此后,便开始持续跟着书里的建议调整饮食结构。

    当然这个调整的过程特别漫长,需要读书、学习,还要结合自己的习惯及生活方式去实践。每天都需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平衡自己摄入的食物,确保它们是能够带给我们能量、修复免疫系统的,而不会使我们感到疲惫或是压力。

    最近两年在书中学到的营养学知识和医学常识,让我基本可以对吃东西这件事放心了,知道怎样去平衡美味与健康,怎样吃才能抗炎、延缓衰老,怎样吃可以提升免疫力等。

    不论健康与否,都不会吃得不明不白,不会觉得自己的健康只能拜托医生。

    实际上医生只是在对抗疾病、治疗患者而已,而你我才是真正需要对自身健康负责的人。从这一刻起,开始关注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状况吧,愿我们都能尽量远离疾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无法理解,到试着去理解,就是我们与认知症的距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am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