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之美》读书笔记01

作者: 吴小瓜 | 来源:发表于2022-05-28 22:56 被阅读0次

作者简介:

      吴军,著名自然语言处理专家。毕业于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现为丰元资本合伙人,中信出版独立董事。他曾担任Google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腾讯搜索业务副总裁。其在Google主要的贡献包括中日韩搜索算法,Google反垃圾邮件。除了在工程和研究上的贡献,他也是畅销书《数学之美》《浪潮之巅》《硅谷之谜》《文明之光》《大学之路》和《智能时代》的作者。

主要内容:

      “数学之美”系列文章原刊载于谷歌黑板报,获得上百万次点击,并被热情的读者广为传播,得到高度评价。读者说,读了“数学之美”,才发现大学时学的数学知识,比如马尔科夫链、矩阵计算,甚至余弦函数原来都如此亲切,并且栩栩如生,才发现自然语言和信息处理这么有趣,才真正明白“数学是科学的皇后”这句名言。作者吴军博士几乎把“数学之美”系列所有的文章都重写了一遍,为的是能把高深的原理讲得更加通俗易懂,让非专业读者也能领略数学的魅力。经过改写和重构后,《数学之美》在整体和细节的度上控制得更好。希望读者通过具体的例子学到的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学会如何化繁为简,如何用数学去解决工程问题,如何跳出固有思维不断去思考创新。同时书中也留了很多问题给愿意钻研的人做进一步深入思考。

整本体验:

      第一次读吴军博士的书,这是一本能够开阔视野、升级认知的书。我是一个非专业读者,虽不说都能看懂,但也能看懂一些。书中有一些图表帮助理解,每一章的后面还有拓展阅读的内容,底下标明了有某一块专业知识的读者可以继续探究,比如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每看完一个片段之后,就会感叹“数学怎么这么神奇?”、“原来这两者也有关系啊!”记忆最深的是新闻的分类居然与余弦定理有关,将每一篇新闻中的关键字都赋予一个数字后它们就会形成属于自己的向量,再用余弦定理计算不同新闻对应向量的夹角,最后就可以对比各个新闻的相似程度、分类。此书还会让你认识一些杰出的数学家、探索密码学、体悟文字与数字的联系......当然,书中也有一些我这个门外汉看不懂的地方。对于看不懂却又有兴趣的就去查一查,看不懂又头疼的索性放弃。总之,别让兴趣变成任务。(书中还是有一些章节是易懂又有所感悟的,具体章节下次再谈哈哈哈)

相关文章

  • 《数学之美》读书笔记01

    作者简介: 吴军,著名自然语言处理专家。毕业于清华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现为丰元资本合伙人,中信出版...

  • 读《数学之美》01

    早就听闻此书,终于在别人又一次的推荐以及京东超级满减的情况下购入了,一读起来便觉“真乃神书”,也怪我很久没有读这种...

  • 数学之美在google中文黑板报的原文

    数学之美 系列一 -- 统计语言模型 数学之美 系列二 -- 谈谈中文分词 数学之美 系列三 -- 隐含马尔可夫模...

  • 数学之美读书笔记(一)

    《《数学之美》》读书笔记 这是我的第一篇读书笔记,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读书笔记的用处变得很大,记得小时候老师让自己写...

  • 读书笔记之《数学之美》

    用了三天的时间读完这本《数学之美》,里面的公式大部分都看不懂。但吴军的文字功力了得,总能将深奥抽象的数学原理和概念...

  • UE4 等边三角形

    数学之美

  • 【数学之美】读书笔记

    个人见解:数学起源于数,来自于对物质世界精确的观测,可以精确的运算。所以数学更接近物理世界;哲学起源于人们用自己的...

  • 数学之美读书笔记

    上周重读完了吴军的《数学之美》,来总结下期中的内容: 余弦定理和新闻分类: 余弦定理在初中就学过,$cos \th...

  • 数学之美--读书笔记

    写在之前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烦请告知。 第1章文字和语言 vs 数字和信息 文字和语言与...

  • 读书笔记——《数学之美》

    第一章 文字和语言vs数字和信息### 数字、文字和自然语言一样,都是信息的载体。语言和数学的产生都是为了同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学之美》读书笔记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bw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