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学习天天读书每天300字
思考小说人物行为结构中的关系——读《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思考小说人物行为结构中的关系——读《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作者: 黄土人家 | 来源:发表于2022-02-19 09:36 被阅读0次

一部(篇)好的小说要有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故事要有突出的人物形象。《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所选择的42篇小说中,有好的故事,有突出的人物形象。作者基本上是通过人物行为结构来设计人物情感动作线。

人物行为结构是由“行为目标”、“行为动机”和“行为途径”三个要素构成。“行为目标”是人物要做什么?“行为动机”是人物为什么要去做?“行为途径”是人物用什么方式去做?《欧·亨利短篇小说选》中的小说故事基本上是通过目标、动机和途径之间的关系来设计人物行为结构的。例如:

《麦琪的礼物》讲述一对年轻的夫妇,男的叫吉姆,女的叫黛拉。为了在圣诞节互送礼物表示爱心,黛拉卖掉了引以自豪的长发,为丈夫买了一条表链;不知情的丈夫卖掉了祖传的金表,为妻子买了一套梳子。结果可知,两个人互送的礼物都没有用上。作者主要从以下三个叙事序列来叙述人物行为结构的变化轨迹:

1、明天就是圣诞节了,黛拉要送吉姆一件圣诞礼物。讲述了人物的行为目标。

2、她(黛拉)要买一件好的、稀罕的、有价值的东西,一件多少能配得上他(吉姆),让他称心如意的东西。讲述了人物的行为动机。

3、小说写道:她(黛拉)踌躇了一会,不觉一两滴眼泪滴在磨光的红地毯上……来到经营各色毛发类商品的店招中,二十块钱卖掉了棕色的瀑布式的头发。接下来,小说又叙述述了黛拉用了两个小时跑遍了各个商店。最后终于买到了一条带饰物的白金表链。讲述了人物的行为途径。

以上是黛拉为了送吉姆圣诞礼物的人物感情动作线。从小说语境层面上看,作者通过暗示,也讲述了吉姆送黛拉圣诞礼物的行为目标、行为动机和行为途径。

一般来说,小说人物行为是一个意向性活动,作者往往会通过人物动机的变化来设计该人物的行为目标。所以,思考人物行为结构时,作者始终将聚焦点对准在人物的行为动机上。例如:

《警察和赞美诗》讲述了冬季到了,一个叫苏比的流浪汉无法再露宿街头,一心想上岛(监狱)换取三个月的食宿,多次故意制造事端,警察却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等到他听到教堂的音乐受到感染,决心改过自新自食其力时,警察却无缘无故地逮捕了他。

流浪汉苏比最初的行为目标是一心想去监狱换取冬季三个月的食宿。当他路过教堂听到音乐时,他的行为目标发生了变化。小说写道:

风琴师演奏的赞美诗将苏比牢牢地粘在铁栏杆上,因为从前当他的生活里尽是母爱、玫瑰、友谊、雄心、纯洁的思想和洁净的服装时,他就熟悉了赞美诗的曲调。苏比这当儿的敏感的心情同老教堂的影响连在一起,使他的心灵突然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他怀着突如其来的恐惧回忆起他摔进去的泥淖,不光彩的日子,卑劣的欲望,幻灭的希望,受损的才能和卑鄙的动机——就是这一切构成了他的生活。

小说故事讲述到这里,暗示流浪汉苏比对自己的行为动机开始产生怀疑并重新考虑自己下一步的行为目标。小说写道:

也就在这一刻他的内心对这种新的感受起了激烈的反应。一股强烈的冲动迫不及待地要推动他同厄运斗争。他要将自己拔出泥淖,他要活得像条汉子,他要征服那将他控制住的邪恶。时间还来得及,他还算年轻,他要重新建立往日的雄心、勇往直前去追求。那庄严美妙的风琴曲调在他内心引起了一场革命,明天他就去喧嚣的市区找个工作。

作者通过流浪汉的人物动机的变化,设计出了苏比行为目标的变化。所以,作者思考人物行为结构时,始终将聚焦点对准在人物的行为动机上。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中这样的人物行为结构的表现例子很多。因为,欧·亨利一生困顿。他平时所接触的,多属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很自然的,这些人成了他的小说主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考小说人物行为结构中的关系——读《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cu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