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赛赛
“偷”是一个敏感的字眼,它代表着负面、说谎、欺骗、不道德等。
如果成年人偷盗,迎接他的,可能是国家的法律制裁和民众的道德指责。
可如果是孩子偷东西呢?而这个孩子正好是你家的呢?身为父母,你会如何看待、处理此事呢?
01 家长恐惧背后——“剧情”
前几天,5岁的儿子天天就发生了类似事件——他偷了家里200块钱。
当我跟朋友聊天说起此事时,她立马瞪大了眼睛,一脸震惊相,还慎重表示说:你可一定要好好教育教育你儿子。
许是觉得自己的表情和语气太过严肃,朋友故作轻松道:“我已经想象到你儿子挨打的画面了。”
很显然,关于“我儿子偷了200块钱”一事,朋友比我还紧张。
中国有句老话,叫“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意在警示我们要重视“偷”这个行为,防止孩子从小养成这个恶习,长大后变本加厉,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如今生活中,也确实有一些孩子在十几岁的叛逆期时,有很多破坏性行为,令家长十分忧心。
我一个朋友的表姐,家庭条件很不错,可孩子上初中时开始变得叛逆,后来因为和同学一起偷了别人的自行车被学校开除。
当初表姐千方百计拖熟人找关系,花了一万多块钱才把孩子送到那所学校,结果就这样被开除了,全家人又急又气,却无可奈何。
这位表姐家的孩子是个“典型”案例,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的新闻频频曝出,更是让众多家长对“偷”、“盗窃”等字眼和行为,如临大敌,如芒在背。
所以,当第一次发现自家孩子有这个行为时,许多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恐慌惊惧——
仿佛已经预见孩子成年后一事无成、蹲坐监牢、遭人唾骂的场景一般。
巨大的恐惧笼罩着他们,此时的家长,早已深陷各种剧情不可自拔,并不可控地制造出各种评判和冲突。
为了逃离这种恐惧,最常见的,就是家长对孩子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以期将苗头掐死在摇篮里,防患于未然。
02 孩子偷窃背后——“需求”
没有家长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可孩子为什么会做出“偷”这个行为呢?
我家天天小朋友第一次有“偷东西”的行为,是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幼儿园的玩具。
那时候他4岁多。
他说是太喜欢那个玩具了,可是老师只让玩一会儿,他想多玩一玩,就在老师收玩具的时候藏在了口袋里。
第二天他就还给了幼儿园。
这个时期,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无意识的,他并不是主观上去搞破坏。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世界的规则都是不了解的,也不能立刻懂得大人的所有认知。
孩子也是在摸索中成长,或许他的摸索触碰了这个世界的规则,但不代表他就是坏孩子。
相反,这个触碰恰恰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来认识这个世界,了解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规则。
我们真正要思考的是,当孩子到了小学时期,已经完全有意识,甚至知道这个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时,为什么依旧这样做?
我还记得有一次去超市,看到一个小朋友在玩具货架前的地上打滚哭闹,孩子的行为引来了些许目光,让家长倍感尴尬。
只见家长从刚开始的好言相劝,到后来的严厉批评,中间还夹杂着一些辱骂,最后抱起地上的孩子,匆匆离开了超市。
人都会有需求,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
如果成人想要一个东西,可这个月的积蓄不够了,成人可能会等到下个月发工资了再买,有的等都不等,刷信用卡就买了。
也就是说,人的需求并不会因为条件不允许就消失,只是会人为地隐藏起来。
但需求就像一颗种子,只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遇到一块合适的土壤,就会迅速破土而出,发芽生长。
就像那个被妈妈拒绝的孩子,他想要玩具的欲望并不会消失,只是暂时被藏起来了,而且方式太过粗暴。
王尔德说:“使孩子品行好的最佳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而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年人在让孩子愉快这一点上,都显得出奇地吝啬。就在他们或粗暴、或和蔼地夺走那些让我们愉快的事物时,总会不忘附加这样一句——这样做是为了你好,而这真是一句带有说服性的辩词,它最终会使我们也同意毁灭自己。”
现实啊,总是充满了荒诞。
03 亲子关系背后——“信任”
如果每次孩子向父母提出自己的需求,遭遇的都是严厉的批评,或“你却贪得无厌”的指责,那在孩子的潜意识中会植入什么样的信念呢?
——我的需求是不好的,不该有的,可耻的;
——我的需求会被人讨厌、拒绝、甚至批评。
久而久之,孩子再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了新的需求,还会告诉父母吗?
他绝对不会。
因为他已经不再100%相信父母了,不相信父母会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个时候,孩子处理自己需求的办法,要么是学着自我压抑,变得缩手缩脚;要么是选择他认为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偷”。
父母种什么因,孩子结什么果。
父母没有充分尊重和回应孩子的需求,孩子的头脑中没有形成欲望和实现之间的关联,自然无法像成人一样,权衡利弊、斟酌得失,从而智慧地处理好自己的欲求。
当孩子长大养成偷东西恶习的时候,很多父母涕泪交加,恨铁不成钢:
“你怎么不告诉我啊,告诉我我给你买,你为什么要偷别人的东西啊?”
面对父母的不解和愤怒,孩子的脸上却毫无波澜,或者梗着脖子,死不认错。
不是他们漠视父母的苦口婆心,谆谆教导,而是曾经他们一次次的发出了声音,却都被父母有意或者无意的拒绝了。
亲子关系是天然美好的存在,它坚若磐石,却也有着玻璃般的脆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一旦出现裂痕,想要修补也是不容易的。
04 平等沟通——亲子关系的缝合契机
我们从不鼓励孩子偷东西,但面对孩子的如此行为,作为父母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首先,不要急着批评和打骂孩子,一定要问一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例如我家的天天,他在电话里主动告诉我自己偷了爸爸200块钱。
我问他原因,原来是他自己已经有了800块钱现金,想凑一个1000的整数。
当孩子抱着信任说出原因时,其实也让我们了解了他的需求。
此时,不要去评价孩子的需求是好或是坏,或者评价孩子该不该有这样的需求。
当我不定义天天的行为,并在电话里告诉天天,我可以给你这200块钱满足你的愿望时,天天说他担心这个传染病让我们很长时间都不能见面,而他不想等太久。
其实,对于天天这一次“偷”的行为,我并没有任何的抵触,当我了解到他的想法时甚至有些惊讶,6岁的他已经对金钱有了自己的整理方法。
只是他还没和爸爸之间建立完全信任的关系,他也叮嘱我让我不要告诉爸爸,而我决定帮他保密。
当疫情结束,我们可以见面的时候,我会告诉他爸爸被“偷钱”的感受,也愿意提供我能提供的帮助,剩下的就交给他自己吧。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亲子关系一定也出现了问题,而孩子身上的问题,就是缝合亲子关系的契机。
我呼吁所有爸爸妈妈,当孩子犯错时,尝试着像对待一个成人一样,平等地和孩子谈一谈,问一问孩子:“我能帮你做些什么”?
要知道,一个人孩子的“偷”,这个行为背后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匮乏”,匮乏金钱,匮乏满足,或者匮乏爱!
05 爱与智慧——亲子教育的底色
也有家长说,觉得孩子像一个无底洞,永远满足不了,或者感觉实际情况确实满足不了孩子,那依然可以拒绝孩子。
拒绝满足孩子的理由,也需要慎重。
身为父母,请诚实、明确地告诉孩子,一定不是因为孩子不该有需求,一定不是孩子的错,只是家长现在没有钱,妈妈今天不想买。
这样就算孩子会有情绪,但孩子知道,不是因为自己“不好”才不被满足,最起码不会影响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也不会让孩子担忧“不好”的自己会被抛弃。
另外,还是建议在条件范围内尽量的满足孩子,正如心理学者李雪所说:如果我能吃2块巧克力,而你愿意给我10块,那么剩下的8块都在说“我爱你”。
对孩子来说,家庭是承载自己的土地,适当满足孩子的“任性需求”,就是在用爱来滋养孩子。
当孩子长大成年后,这份爱会幻化成保护孩子的铠甲,让孩子不被这个社会的“不如人意”所伤;
就算伤着了,只要孩子想到家,回到家,立马被家里的爱疗愈了这一切,那这样的孩子绝不会被打败。
正如精神分析学大师阿德勒说:好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好的童年一生都在治愈。
除了给孩子足够的爱,给孩子金钱的使用权也很重要。
当孩子发现他有权利操作金钱,而金钱有“量”的约束时,孩子会自我平衡如何满足自己的需求。
现在有多少年轻人刷爆了信用卡,每个月还要还高额花呗,这就是在自己的需求与金钱支配上不能达成平衡所致。
幼时被压抑的需求和难得的金钱操控权,造成了如今年轻人暴涨的消费欲望。
关于金钱教育,我们可以在犹太人身上取取经。
智慧又富有的犹太人在孩子小时候就会教孩子如何正确使用金钱,教孩子理财,培养孩子的“财商”,甚至有些犹太家庭,会把股票作为礼物送给孩子,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理财活动中。
在孩子“偷”了东西,或者犯了错误的时候,除了批评教育孩子以外,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也请各位家长尝试着去做一做,你会发现,当我们改变一点时,孩子就能得到巨大的收益!
若真心为孩子好,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
作者:赛赛,深耕幼儿亲子教育10余年,北大儿童基金会特聘课题导师,致力于女性成长疗愈领域的心理教育学导师。公众号@灵魂有傲气的姑娘,一个充满爱与智慧,认识自我的地方。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