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十一岁的时候爷爷就走了,奶奶无法从失去爷爷的悲痛中走出来,作为家里的长子长兄,父亲理所当然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每天和大人一样起早贪黑的干活挣公分,辛苦一年也算是勉强度日。对于父亲来说,只要一家人平安健康,自己吃苦受累都是值得的。谁知道命运无常,爷爷走后的第三年,十一岁的大叔得了重病也走了。
为了给家里省下口粮,十四岁的父亲跟庄里的人一起去了四十里外的砖窑厂干活,刚去几天,鞋底磨破了,光着脚干活,脚冻的实在受不了,抽草棚上的芦苇草自己编个草鞋。后来被人发现举报到领导那,被领导叫去办公室问话。听说父亲光脚干活,领导特别感动,特地派人给他拿一双崭新的劳保鞋,又送他一双棉袜,还在广播里表扬父亲吃苦耐劳的精神。父亲说那是他这辈子穿的最好最暖和的鞋。这件事父亲说过许多次,每次听他笑着回忆那些苦难心里特别难受。
父亲吃过没文化的亏,无论多难都要供叔叔读书,后来初中毕业的叔叔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也成为父亲最大的骄傲和自豪。
我读初中的时候,父亲和几个朋友承包了村里的砖窑长。斗大的字不认识一个的父亲因为忠后老实成为厂长,那时候手里有钱没钱的,都想盖砖瓦房。砖窑厂的生意兴隆,作为一厂之长的父亲也成为乡里的名人。
那几年应该是父亲这辈子最辉煌的时候,走到哪都有人热情的打招呼,平时不大联系的亲戚都找上门来找父亲买砖。后来连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也挂着亲戚的名号找父亲,有借钱的,也有赊砖的。父亲一辈子为人热情良善,说人家找自己帮忙,肯定遇到困难。人活着谁还没有遇到艰难的时候?自己能拉一把就拉一把,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
后来因为管理的原因,合伙人产生分歧,厂子解散。那些借钱赊账的人不舍得还钱 ,我的一个表大爷借了四百块钱到死都不舍得给,父亲也不催,总说人家不给肯定是家里没有。要懂得体谅别人的难处。一直到表大爷的小儿子二婚,娶了表姨家的闺女,才把剩下的钱还完。当然这已经是二十年后的事,即便后来在家里困难的时候,父亲从来不说一句抱怨的话。
父亲一辈子都在替别人着想,从来没有想到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