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看到皓镧传里某个情节的时候,真的挺愤怒的。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小太子嬴政玩累了,随手就把弓放在亭子里,一溜烟跑了。
过了一会,弟弟成嬌也看见了弓,爱不释手。
便自作主张的拿走了弓。
玩儿的正快活的时候,嬴政回来了。
发现自己心爱的弓竟然在弟弟手里把玩着,心里十分不高兴。
就开口询问弟弟,弓是哪儿来的。
一旁的宫女支支吾吾的回答,是在草丛里捡的。
嬴政就说,这是他的弓,走之前明明放在亭子里,却说是在草丛里捡的。
不问自取就是偷,要成嬌还给他。
成嬌当然不乐意。
兄弟二人就争抢了起来。

成嬌年幼,自小体弱多病,被嬴政推倒在地。
恰好此时,被来找成嬌的太后和芈良人看到。
芈良人是孩子的母亲,看见儿子这般,自以为是他受了欺负。
连忙去扶孩子。
太后也忙不迭的开始训斥嬴政。
嬴政回答,弓是自己的,成嬌却硬要抢走。
太后听了,丝毫不以为意,反而说:就算是你的东西,弟弟年纪小,也应该让给他。
嬴政回应:年纪小,就应该让给他?那秦国强盛,是不是也应该把好的东西都分给弱小的国家?
太后被噎了一下,已经不悦,答到:你们毕竟是亲兄弟。
祖孙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乱。
太后生气,认为他是储君,却没有一点储君的样子,反而桀骜不驯,不尊重长辈。
就要打他。

嬴政见此,又一溜烟的逃跑。
正好碰上了王后李皓镧。
二人是母子,嬴政当即冲到母亲怀里告状。
李皓镧见状,要儿子向祖母认错。
嬴政觉得自己有理,很委屈,坚决不答应,不管不顾就跑了。
无奈,又去教导成嬌。
告诉成嬌说,想要弓,可以和哥哥商量。
但是不问自取就是偷盗。
不过,他年纪小,不怪他,最大的责任还是他的母亲没教导好他。
太后见此,更加不悦,又开始训斥李皓镧没有把孩子养好,才会让他如此桀骜不驯,目无尊长,又欺负弟弟还死不悔改。
李皓镧承认自己确实没教好嬴政。
转念接着问,太后能不能把她最心爱的簪子借给自己?

宫人回答,那是太后的心爱之物,看得比什么都珍重,怎么能借?
李皓镧:您作为太后,心爱之物尚且不愿意外借,更何况是一个少年?
太后听着,又气又怒,却找不出理由反驳。
李皓镧接着说,那把弓是嬴政最喜欢的东西,因为那是他父亲亲手给他做的。他每晚都要和弓相拥而眠,平时很少离身,可见其珍贵。
太后并不接受这个理由,二人最后不欢而散。
嬴政推倒了成嬌,不爱护弟弟,怎么说都不对。
但成嬌不问自取,抢夺兄长的心爱之物更加可恨。
两个人都有错。
太后只顾着训斥嬴政,而对私拿别人东西的成嬌却一句不是都没有,显见有失偏颇。
李皓镧的言行举止,就做得很到位。堪称楷模,可取。

家里有俩孩子的家庭,或多或少应该都出现过这类问题吧。
那么,作为家长的你又是怎么做的?
是单纯要大娃把东西让给二娃,平息怒火就了事?
还是耐心的和二娃讲道理,让他放弃?
亦或是一碗水端平,各打五十大板?
又或是其他?
据我多年的深入观察,中国80%以上的父母都会选择第一种。

第一种方法很简单,似乎也能最大程度的解决俩娃的争端。
但是,作为家长的你有没有想过,这种看似简单有效的方法,对大娃又是怎样的?
表面看,只要大娃“懂事,听话”,乖乖把自己的东西让给二娃,二娃就不会闹了,皆大欢喜。
但是,对大娃而言,靠牺牲自己的利益,来讨二娃的欢喜,何其不公?何其偏颇?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就能深刻的理解这种感受。
在我下面,还有一个弟弟,比我小6岁半。
小的时候,家里过得很拮据,我们并没有什么玩具。
而且,我对玩具并不感兴趣。
所以,也不会存在抢玩具这种现象。
但是在吃食上面,就抢得比较厉害了。
每次有了好吃的,弟弟就要争着抢着要最大的那份。
我当然不乐意了,我没有弟弟那么贪心,只要俩人分得差不多,就行了。
但是,也绝不允许,弟弟靠撒娇卖萌就轻易获得比我更多的东西。

其实吧,让弟弟多吃一点也不是不行。
只要他和我好好说,我就算都让给他也可以。
让我伤心的是,弟弟每次靠示弱的方式,都能得到母亲和奶奶的格外疼爱。
完了,还要训斥一脸不服气的我:弟弟小,让着他点。等你长大了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我不同意,就说我不愿意吃亏,或者怎样怎样的。
明明心里已经委屈极了,不仅失去了那部分原本属于我的东西,还要被骂不懂事,不听话。
每次,我都是眼里噙满了泪水。
却硬要忍着不让它流出来。
另一边气鼓鼓的看着弟弟极尽享受,和炫耀的表情吃完东西。
除了争抢食物,姐弟二人的关系也极其不睦。
弟弟比较皮,经常故意惹我生气。
一开始,我强行忍受,实在忍不了,就干脆不管不顾的猛烈爆发了。
弟弟每次都少不了我的一顿痛扁。
接着,又是老掉牙的套路——恶人先告状。
母亲每次看见哭得鼻涕眼泪一大把的弟弟,不顾青红皂白,对着我就是劈头盖脸一顿好骂。

即使我后来说明了原因,是弟弟先招惹我的。
妈妈也不过是轻描淡写的说他两句。
与对我的态度,截然不同。
奶奶也时常会帮腔,唯有我孤立无援。
这样的事情还有许多。
自从有了弟弟之后,我就免不了挨骂。
所以,打小我就十分怨恨她们,觉得她们只喜欢弟弟,我就是最多余的那一个。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父亲会帮我说说话。
有时,我和弟弟吵架了,也会首当其冲先训弟弟,然后才不轻不重的说我两句。
这才让我稍微意识到,不管怎样,起码还有父亲会帮我。
稍微长大一些,家里的条件渐渐好了起来。
我和弟弟也不需要,再因为抢食物而争得头破血流了。
长大了,也懂事了许多,反而会主动把东西让给他。
弟弟也变得谦逊了很多,不再那么顽劣了。
奶奶和母亲对我们的关怀和疼爱也相差无几,关系随之好了起来。

但是,即便已经过了很多年,这样的事情依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以至于,每次看到有大人偏袒二娃,不顾大娃的情绪时,都会替大娃委屈。
也很生气。
除此之外,作为旁观者的我并不能及时给予孩子安慰和怀抱。
只是尽可能的在面对几个小侄女小侄子时,尽量不这样对他们。
一方面,深觉为人父母的不易,另一方面,又对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孩子心存怜悯。
生活里,我们不论做什么行业,或办什么事情,都需要证件和相应手续。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证。
不同的事情,不同的手续。
唯独有一样,做父母的都无需持证上岗!
想一想,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有些让人后怕。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父母不仅要把子女养育成人,更为重要的是,要给予其良好正确的教育。
教育不好的,轻则自卑内向冷漠怯生易怒没有独立性。
重则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不仅危害社会,也牵连了无辜的家人。
也请每一个父母,在对待孩子时,能多一些尊重爱护,和设身处地的着想。
不要出了什么事都只会骂。
既要做孩子的父母,也要做孩子的朋友。
才能使得孩子得到健康茁壮的成长。
但也不可宠溺过甚。
切记:
不要用上一代父母的陋习,侵害下一代孩子的身心健康。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老观念不适用于任何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