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一句已经成为当前生活中的一个指针,我们享受每天的美食,欣赏路边的风景,感受当下的心情,处理当前的事务,不念过去,不惧将来。
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这样的生活状态,让我们每一天都体会不同的生活感受,感念当前享受的每一份美好。
可是,我们是否真的从内心真正做到了“活在当下”呢?
昨天开会之时,同事让我做记录,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不知道怎么写这个记录啊。因为我知道这个记录要求很高,写的不完整可能需要重抄,非常麻烦。
但是为什么有开玩笑的成分呢?因为之前没有规范会议记录的时候我也写过好多次,有被需要的幸福,和价值感的实现。
开完会之后,我还没有写,因为会议之时我拿的是蓝色的水笔,不合要求。本想回办公室再写,可在我们的吵闹之中,同事把记录单拿走自己写了。
那一刻,我内心非常忐忑不安。我觉得,我可能得罪了人,显得我特别不近人情,同事会不会觉得很受伤,我会不会因此而受到大家的指责?
我的忐忑不安一直持续到晚上休息,安慰自己对方是个大度之人,不会像我一样斤斤计较,才能入睡。
今天读曾奇峰的《你不知道的自己》,里面有篇文章:把过去的痛苦和惩罚与现在分开。里面讲到一个姑娘因为迟到而百般解释,觉得特别惭愧,因为迟到对她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而对我来说,迟到虽然不好,但事出有因,也能理解和接受偶尔的迟到。可是对他人说不对我来说特别煎熬,我总担心自己说不是只顾自己,显得特别自私。
这一个档口,我的头脑中突然闪现一个画面:病中的我迷迷瞪瞪地站在母亲和姐姐面前,母亲生气,并且有很明显的失望,对我说:生病了不去干活,在家连碗饭都不做。
现在已经记不得当时究竟是什么病,但后来听母亲的唠叨能知道不是啥大病,很有可能是中暑的征兆,找了个理由不去地里锄草而是在家睡大觉。母亲和姐姐忙活了半天,又是酷暑难耐,回到家还需要自己烧火做饭,自然对我失望透顶。
而我对同事的愧疚里有多少其实和当年的心境相仿?而我担心同事的失望是否也与当年我无法面对母亲的失望一样忐忑,羞愧?
没有办法把过去和现在清晰地分开,过去经历的情绪就会在当下的情境展现。
然后我们就傻傻分不清楚,究竟是当前这个事情真的这么严重,还是幼小的我们的经历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小事情的灭顶之灾的感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8835581/f230cc960cc1508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