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苦思甜

作者: 老树新枝12 | 来源:发表于2023-08-21 16:03 被阅读0次

或许是上了年纪,亦或是为了教育孩子,暑假期间,每每与女儿一起早餐时便会提起过去的生活。

过去的生活,当然是指自己小时候的生活了,要说再往前,自己还没出生,说出来只能是一些听说的或书上看到过的。如今到了知天命之年,无论自己经历的还是听说的,我有资格也有信心对孩子说:“过去的生活远不如今天的生活。”

生于70年代的我,虽然没有经历过饥饿的年代,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还是吃不到像现在这样司空见惯的食物的。所以我说:“虽然现今的年轻人不知道饥饿是啥滋味,但我们解决温饱问题,能够天天吃上白面馒头也没有多少年, 顶多只有三十几年的样子。”如今,全社会都已经脱贫,再也没有吃不上饭的了,现在人们愁的是下顿吃什么的问题。

记得我小时候的时候,白面馒头还不能天天都有,每年有相当一个阶段需要用玉米面和地瓜干来顶替。馒头和玉米面被季羡林称为白的和黄的,季羡林关于饥饿也提到过不少,包括他在德国留学期间,并不比国内差。对于玉米面,我至今都不喜欢吃,嚼在嘴里难以下咽,有一种喇嗓子的感觉。所以,对于吃玉米的时代记忆尤为深刻,其实这个时代就在不远的以前。

许多人对莫言在某小说中描写吃煤块表示怀疑和不解,甚至有的人还会以此来攻击莫言老师。但是,我曾亲耳听母亲说过,在三年困难时期,村里许多人都吃一种叫观音土的红土,许多人因为吃得多而死去。人在饥饿的时候连土都吃,难道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在饿的到极限的时候不能吃煤块吗?况且,莫言从小生活在一个比较封闭的农村。

当然,在小说中,为了“小说”的需要夸张一点倒是有可能,不但让全班学生吃煤块,而且最后连老师也被“忽悠”的吃起了煤块;也或许为了情节需要,作者来了一次“偷梁换柱”,把观音土换作了煤块也是在所难免的。

如果再往前忆,记得巴金在《家》《春》里提到过,那些丫环就是为了有口饭吃不得不被送到大户人家去;电影《一九四二》大家都看过,其大背景就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据史料记载,有300万人被饿死,为了活命不但发生人吃人的现象,甚至都有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曾国藩在日记里有一页记的是太平天国战争时,安徽一带的人肉价目表。

如今,我们虽然衣食无忧,但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为一日三餐而犯愁,敌对势力看着我们过上幸福的日子,他们心里是不痛快的。

我们需要忆苦思甜,更需要艰苦奋斗。

相关文章

  • 一本感人的绘本

    除夕前夜,忆苦思甜… 晚上,读到一个特别的故事,战争的主题,忆苦思甜,看似沉重,却很有意义。 爸爸在远方打仗,妈妈...

  • 孙保兴《北京145中记事【109】忆苦思甜》

    【109】忆苦思甜 一九六八年九月底,新生入学教育已经顺利度过批斗黑帮阶段并进入忆苦思甜教育阶段。 自九大窑偷鱼事...

  • 听马会长作报告

    刚上初中那年,学校请贫下中农作忆苦思甜报告。那是我听到的唯一一次忆苦思甜报告,之前也有但我没赶上,之后就没有那样的...

  • 忆苦思甜

    每年放寒假后,我都回老家过年。过了腊月23妈就开始忙碌起来。蒸包子,蒸碎馍,蒸大馍,蒸追巴鱼馍。这几天特别忙张,尤...

  • 忆苦思甜

    Remember me I hold you in my heart "Remember me , I hold ...

  • 忆苦思甜

    以前从来没有来过农村。第一次看到这里的公交居然是。看到人就停。的公交。从小到大都是在城市里长大的我,第一次,发现这...

  • 忆苦思甜

    昨晚,在临睡前,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词:忆苦思甜。 前几天的时候,和朋友们聚了一下。其中,我高中最好的朋友—宗彩也难...

  • 忆苦思甜

    今非昔比,时过境迁。 今天早上,一个人炒了俩鸡蛋,卷了仨煎饼。虽是一小蝶炒鸡蛋,不算多。可卷进三个煎饼还是“透肥”...

  • 忆苦思甜

    孩子问我:爸爸,忆苦思甜怎么写。原来是老师布置的作文。 我看着共产主义接班人不禁感慨。 这一代孩子就没...

  • 忆苦思甜

    这两天,大家反复的都在重复着两种情感表达:伤离愁,期待再聚!都在伤感,更在期盼! 你们也许不知道我们这四天三夜经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忆苦思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qy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