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我是从看到这句话之后,开始对“认知”这个词感兴趣的。
这两年陆续看了很多“认知”“心智”方面的书籍,这些书并没有给我带来很多实质上的“钱”,却帮我开启了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渠道,并扩展了自己看待世界的视角。
今天介绍的这本《打开心智》也属于认知类书籍。
主要内容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心智世界,进而实现有效的成长。
本书先从构成我们心智的各种原理和机制介绍,让我们明白日常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低效的误区背后的模式和逻辑,进而介绍了建立有效的思维模式的六个角度。
01
掌控情绪: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每次发完脾气之后,都会非常悔恨。”后悔自己不该冲动乱说话,不仅影响人际关系,甚至因此丢了工作,失去爱人……
情绪稳定被认为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
我们总是很羡慕那些情绪稳定,遇事不慌不乱的人,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稳重感。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稳重的情绪管理大师呢?
从情绪最原始的作用来看,情绪就是应对不同情景做出应答,以快速判断这些情景是否对我们有益,以及需要我们投入多少资源去对待。
因此,情绪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防御机制。
所以,情绪并不是事实。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来修正我们对情绪的第一反应。
做情绪管理第一步,认识情绪。
当我们发生某种情绪的时候,就意味着它在提醒我们,我们存在某种弱点或是缺陷,而现在发生的事情,正好命中我们的弱点,我们需要正视它。
心理学家博克维茨(Thomas Borkovee)等人在1999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在所有我们担心的事情里面,大约85%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果我们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大约79%的结果比自己预想的要好很多。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情绪顾问”给我们汇报的所有问题里,绝大多数问题压根就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基本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我们为这些事情耗费的精力,耽误的时间,造成的内耗,很可能都是白费功夫。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不断地强化心态,以便于当那3%的问题真正发生时,能够更好地去处理。
当你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后,就可以平静地听取它的警告和意见,然后告诉它:“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牢记这八个字,这会是你与情绪和解、掌控自己大脑的有效方式。
除此之外,当我们遇到情绪问题的时候,也可以试着向内剖析,用一个正面的信念修正原来的信念,询问自己是否有另外一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慢慢的更加理性、有效的控制大脑。
另外,情绪发生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记录自己的心情、感受、想法,最感恩的事情,做情绪日记,对自己进行正向鼓励,读书、运动、睡眠等各种方式帮助自己战胜负面情绪。
情绪的决策权力永远在我们自己手上。情绪可以为我们提供建议和参考,但不能替代我们去做出判断和行动,最终的决策者应该是我们自己的理性。
02
自我驱动: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
最近一个热搜,古天乐透漏了一个自己常年保持良好身体状态的秘诀:持续10年每天只吃一顿饭。
任何一个人要实现一个目标,就需要长久的坚持做一件事,而实现自律的本质方式是挖掘和提高自己的动力,同时想办法减少面对的阻力。
要实现自律有三个步骤:
01设定框架:我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我想通过它达到什么效果?去想象一个愿景,去描述希望达到的画面和情境。
02.建立系统:如果要开始做一件事情,第一步要做什么?
03.优化完善:确定好了第一步,把这件事如何变成一项日常习惯,并持续不断地精进。
以读书为例:我们可以先设计一个框架,明确自己想要的理想结果。比如:为什么想要读书?想弄懂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
然后设定一个简单的阅读系统。第一步,先让自己先读起来。例如,每天下班后读20分钟,尝试一周。
一周后进行复盘和检查。这一周我读了那些内容,做了什么笔记?我吃透了这些知识吗?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我去思考吗?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如果需要调整,就对这个阅读系统进行调整,不断循环,直到自己完全适应了这种模式。
限制我们的,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缺乏所谓的意志力,而是整个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念本身。
只有从生活模式入手,一步步去推动它,去获得反馈,进行微调,才能更好的驱动行为改变。
本书除了介绍掌控情绪、自我驱动,还详细的介绍果断行动、高效学习、深度思考、积极创造等内容,对于那些处于焦虑、迷茫状态的小伙伴,不失为一剂治标又治本的高质量“电子中药”。
03
经典语录
01把生活中的新的场景和挑战,都快速适应,以“让自己变强”为目的,把生活中一切问题和挑战,都视为一个实验的机会,从中获得经验。
02在自己还没有彻底固化的时候,尽可能地拓展自己的生活边界,接触更多的,不一样的人,了解这个世界运转的方式,知道除了自己的生活之外,还可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03把“节能”和“稳定”的追求,变成对于“干预”和“可能性”的追求,不是由于局限在小天地里得到安全感,而是由于接触到的信息网络和资源网络越来越广,有无数的可能性,从可能性之中获取“安全感”。
04好的习惯不是凭空生成,刻意坚持的,而是采取必要性步骤,整体地改善自己的行为模式,等到大脑适应了,再推动一步,进一步改善,再适应,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接近自己想要的结果。
05基于自驱,让改变发生,这才是有效的,真正的自律。
06限制我们的,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缺乏所谓的意志力,而是整个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念本身。只有从生活模式入手,一步步去推动它,去获得反馈,进行微调,才能更好滴驱动行为改变。
06当我们接触到一个不认可的信息时,不要急于摆脱它, 让它在脑子里转一转,思考它的合理性,思考有哪些方面是我们没有看到的,时刻接受我们可能是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