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学校的前两天我恨恨的刷了几部电影,我在网上找了好几部豆瓣高分电影,其中就有获得奥斯卡金奖的寄生虫和奥斯卡提名的何以为家。何以为家的主角是一个生活在嫩巴黎的小男孩赞恩。影片开始就是在法庭上,男孩向法官起诉自己的父母,原因是他们生了自己。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样的做法绝对为不孝。刚开始我以为他就是一个纨绔,不学好的小孩。但随着影片的发展我的看法彻底改变,赞恩从一开始就是个成熟的孩子,影片的开端我们看到他四处工作、照顾小孩、处理家事,甚至帮助妹妹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理期。从他懂事开始他就没有享受过一个孩子应有的宠爱和权益,他早已深知体制和现实如同大山一样横亘在自己面前。他那永远冷漠的脸,和超越年龄太多的处事方式,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回想到自己小的时候,虽然自己夜生活在农村,但自己的童年生活还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
以前听过一句话:“孩子就应该是孩子本身,而不应该当成是‘成为大人’的预备时期”,片中的赞恩显然从来没有成为过孩子。在现实的压迫下,无论是被迫工作的赞恩,还是被卖掉换取好处的妹妹,都成为了一种目的或是工具。孩童关于“人”的那部分被抹去了,这第一幕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边缘世界中孩子的异化问题。最让人心疼的两个点,一个是自顾自把坏男人送的东西扔进了垃圾桶,这是一个十二岁孩子的独立判断,无论多困难也在执着的用自己的方式作出反抗,这照应了后来入狱后扔掉母亲送的东西。第二个是回到家与坐在那个坏男人旁边的妹妹交错的眼神,妹妹是如此依赖他而他却无能为力,只能挥舞自己娇小的拳头,但改变不了什么。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赞恩也渴望着爱与庇护,在家的时候,他是一个承担家庭责任且要保护妹妹的“大人”,而出走后才发现,他还处在会被蜘蛛侠老人吸引的年纪。他把游乐园女性模型衣服脱去并不全是恶作剧,而是他渴望着真正的母亲,被真正的哺乳。从来没有体会过人性与爱的他想在外面的世界寻找一种庇护,这是孩童的原始本能。哈瑞作为一个母亲,十分明白这个小男孩的心理,所以她把赞恩带回了家。
但作为孩子的赞恩,即使他再早熟,面对这个残忍的社会也是无能为力。哈瑞被逮捕后,他带着哈瑞的孩子尤纳斯开始了流亡的生活。最后不得不将孩子交给坏人,如同自己父母无奈下将妹妹送走时,到头来还是谁也保护不了。。送走尤纳斯后在理发时哭泣,就和哈瑞一模一样,因为理发台上的镜子能完整的照出自己,看到自己的软弱和无能为力。此刻他才真正明白,他不仅被父母抛弃了,还被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抛弃了。


赞恩再回到家里,发现自己是一个没有身份的人,失去至亲的人,在哪里都活不下去的人,这在他出生时已经决定。这时候我已经理解到赞恩为什么要起诉自己的父母了。父母并没有养育自己的能力却要让自己来到这个世上,所以在她母亲告诉她又怀孕时,表现的是那么厌恶,赞恩在法庭上说的话是那么的揪心。
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我只记得暴力、侮辱或殴打,链子、管子、皮带,我听过的最温柔的一句话是“滚,婊子的儿子”、“滚,你这垃圾”。
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我住在这里的地狱,我像一堆腐烂的肉。
生活是个婊子,我以为我们能做好人,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他要我们像地毯一样被踩在脚下。
他向这个世界上每个父母都提出了尖锐的问题:何以为人父母,何以为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