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291996/00e438d6766c0ce6.jpg)
在我看来,对于任何成功而言没有什么品质,比毅力更加不可替换,它几乎是最重要的,甚至比天赋还重要。
———约翰•D•洛克菲勒
是否拥有坚毅的品质,是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分水岭,形成坚毅品质,必须先形成思维方式。
一、什么样的思维阻碍形成坚毅品质
绝对化要求/应该、必须:这种这种思维方式认为事情及其发展一定要和自己期望一样。
挫折耐受力/我受不了:这种思维方式认为在困境中艰苦奋斗是无法承受的,无论如何都要避免。
自己或他人以偏概/自我贬低:这种思维方式让我们仅因一个不好的方面,就给自己整个人负面评价。
二、什么样的思维促进形成坚毅品质:
希望/比较喜欢:希望事情发展如你期待的那样,而不是要求必须是那样。
处于灰色中间地带:事情可能有些麻烦,但并不等于这件事情是十分糟糕的。
高挫折耐受力/我能承受:尽管我们不喜欢某件事,我们实际上还是可以承受它的。
无条件的自我接纳:缺点不能够代表一个人的全部。我搞砸了物理考试,但是我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人。
由以上发现,阻碍变得坚毅的思维方式,都关注于即时满足,而促进坚毅品质的思维方式,都注重长远利益。
所以我们要时时问自己,在未来什么对我来说是真正重要的,着眼于长远的目标。
三、如何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形成坚毅品质:
1.悲观者向乐观者转变:
悲观者认为失败很糟糕,全是自己的错,而且它还会再次发生,他也不想去再做努力。
悲观者所遇到的问题就是积极心理学家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所说的p问题。
永久化:患者认为不好的事情会永远延续下去,你永远不会改变。
普遍化:悲观者认为不好的事情就是普遍存在的,即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个人化:悲观者认为完全是因为自己才会发生不好的事情,和其他因素无关,即全是我的错。
乐观者更可能认为不好的事情只是暂时的个别的,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顺利的。乐观者每次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甚至找到其中好的一面,然后把它变成一段有趣的经历。
2.固定性思维向成长性思维转变
固定思维认为个人的才能和智力都是一成不变的。总说自己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就是做不到等等。
成长型思维认为个人的天赋、智力和能力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正确的方法、和别人的帮助得到提升。这是罗尔德•威克关于发展成长性思维的研究的核心。
3.如何形成成长型思维
善于运用暂时力量
培养成长性思维模式的一个关键是认识到你正在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懈的努力,终将取得进步,这就是暂时的力量。
比如说你可以说我暂时不能演奏那个有难度的乐曲,暂时不能解出那道数学难题,暂时无法控制自己不向弟弟大喊大叫。
怎样承认形成“暂时思维”呢?
深呼吸
注于长期目标
试着把挑战当成努力过程中的一部分
家人和朋友那里寻求帮助
把失败当做成长的机会
面对失败时这样想:
把它当做小问题,不要小题大做或者以偏概全。
考虑整体情况,不要归咎于你自己。
关注当下,不要把它放大或者认为它是不变的。
从中学习和成长。在应挑战的时候,你是胡萝卜,鸡蛋还是速溶可可粉?放进热水之后,胡萝卜会变软,鸡蛋会变硬,而可可粉会变得更加美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