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宝臣戏谑故事:李氏聊斋

李宝臣戏谑故事:李氏聊斋

作者: 李宝臣 | 来源:发表于2023-09-03 16:13 被阅读0次

李宝臣系列戏谑故事(三):李氏聊斋——寡妇版

        话说不可详述的久远,有一个漂亮的女子。她从小就羡慕美丽而有男人般英雄气概的性。但是,由于她生长在一个大家族,祖上都是做官的,有的是朝中的重臣,有的是征战疆场的将军。就是她的父亲也同样是令西域诸国闻风丧胆的人物。

        在这样的家庭里,一个女儿家若是按照自己的个性成长几乎是天方夜谈。在她只有十六岁的时候,便在父母的包办下嫁给了她父亲好友的儿子——个同样征战疆场的领兵。俗言: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名誉上她算得上是一个有夫之妇,而实际上不过是罗敷而已。不光她自己如此,还有许多跟她一样的女人都是如此。就这样,度日如年般混过了二十余载。

        有一天,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说她的丈夫在一次与匈奴的战斗中被打死了。伤心是必然的,但是由于多年来几乎没有见过几次面,还不至于伤心到极点。其他几个小老婆都各奔东西了,她一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她只有不到四十岁的年龄,由于保养得好,皮肤娇嫩、身材可人。不论从哪儿说,透过那娇羞含泪的面庞,人们依旧能寻找到她身上散发着的万种风情和令人垂涎欲滴的无穷魅力。她自己也感觉到此生的委屈,只是在那个社会制度下充满了诸多的无奈。经过百般思索,她决定到深山里去。

          经过苦苦寻找,她来到一个僻静的山地,周遭生长着密密麻麻的各种林木,遮阴蔽日。林中的百鸟自由自在地歌唱;在沟谷纵横的山涧里,清澈的溪水潺潺地流向山外的远方。在这个无忧虑的所在,大自然似乎从来没有对自己进行过任何的修正。一切都是原始状态,与喧闹的都市形成一种无与伦比的悠闲。似乎在诉说着这个红尘滚滚中的世外桃源。她突然找到了感觉:这就是我要寻找的地方。

        她决定在这里住下来。她找了许多木料,先盖了一所小木屋。远处看去一切都是顺应自然。为了招来百鸟,她在小木屋的顶上搭建了很多的鸟巢。这样除了不说话的潺潺溪水之外,终日都有鸟儿与她和鸣。她似乎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惬意。心情也平和了许多。但是,埋藏在心底的寂寥并没有彻底消除。

        在思考了许久之后,她决定搞一个帅哥沙龙。人们似乎知道这个深山里住着一个美丽的女人,自然也就有众多帅哥前来捧场。于是,每到周末的夜里,就有很多的帅哥来这里“踏青”。当然,在每天活动结束后,都会有一个当天最漂亮的帅哥留下来作陪,提供枕席之欢。这个女人惬意地笑了。笑得是那样的自然、和谐与精到。

        这样的日子也不知过了多久,也没人记,反正是山中无日历。寒尽不知年。

      又有一天,当许多的帅哥前来聚会的时候,人们突然发现,这个女人寂静地躺在小木屋中,身体早已失去了温度。这些人很是伤感。出于对这个女人的爱怜,他们利用山中的木料给她做了一口棺材,找一个弧型山洞把她埋葬了。坟前还立了一个很大墓碑。只不过是,墓碑的上面没有任何文字。本古诗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待续)

相关文章

  • 李宝臣诗歌

    咏雪(打油诗) 天外大雪似鹅毛, 落到地上找不着。 问我为何找不着, 地表温度:太高。 2009年2月23日

  • 李宝臣墨迹

    风花雪月

  • 李宝臣墨迹

    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胡适 Foot prints covered more than half...

  • 李宝臣墨迹

    君子慎独

  • 李宝臣书法

    李宝臣国学墨迹:心同佛定香烟直,目极天高海月深。

  • 李宝臣书法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入日出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

  • 李宝臣墨迹

    狂来轻世界,醉后得真如。

  • 李宝臣书法

  • 李宝臣书法

    李宝臣书法: 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 李宝臣国学

    孔子为什么喜欢颜回? 孔子弟子多多,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十个哲人。或问,为什么独喜颜回?这里边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宝臣戏谑故事:李氏聊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zf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