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组活动共十二次,第十一次时我没提前读最后一章内容,活动开始时我刚回家,肚子有点饿,边听导读边吃东西,听的有点模糊。中途时女儿到我身边要和我说个事,还提前说听了后不许骂她打她。听完后我很生气,才从医院订制的矫正牙模用了不到一周,丢了!在学校偷吃东西时,把本不用取下的牙模取下用纸巾包着放在桌上,被打扫卫生的同学当垃圾扔了,找了也没找回来。这个结果似乎是早有征兆,在家里时就随手取下随手放下,随时可能被扔进垃圾桶,提醒过,就一句我知道了。在家里自然我和他爸知道这个东西是有用的,不会扔掉,可外面呢,没人会照顾到这样的细枝末节,除了自己照顾好自己小心细心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啦。我生气一是因为丢了牙模要重新配,耗时耗钱,二是她的这个随手放东西习惯不好,不知是牙套,眼镜钥匙等这些东西也是,经常性在家里找这些小东西。唉,不说了呀。有时我也在觉察,为啥这些习惯养成这么难呢?我做得太多,说得太多,让孩子觉得是我的需要而不是她的?所以用这种随意放摆放来显示自己的独立吗?是否意味着你有你的方式,我有我的做法,虽然有点麻烦,但是我乐意开心呀,这才是我自己嘛!
分享时,我既没有提前读书,导读时又听丫头说这事,心情都不好了,然后就没有分享,只说了一句我的分离焦虑似乎来了。是的,也许是潜意识让我和这即将到来的结束制造疏离,比如我吃东西没听课,比如女儿和我说故事,如果我准备好了,我可以晚点吃,晚点和女儿交流,然后专注于课程,专注于即将到来的结束,可是我没有。
似乎我的很多次的分离都会出各种各样的状况,不是似乎,联想我的很多次分离貌似都有不得已的理由要提前离开。可能在我内心深处是不愿意分离害怕分离,所以不想有那么一个告别,不想面对分离的悲伤与泪流满面。毕业时哭,工作坊离别时哭,训练营结束时哭,似乎在每一个转身的瞬间都在流泪,有的是流在面颊,有的是流在心间。不知从何时起我似乎开始逃离离别,这种逃离每次都有合理的理由,或者说我和那些事共谋了一次又一次的逃离。有次课程要结束的那天下午,我说要陪孩子去江边走一走;有次我说开车太晚路途遥远要早走,有次是站在窗外看他人的离别。总而言之都是努力不让自己置身其中,这样似乎是能降低自己的离别焦虑。
我为何这么害怕分离呢?出生其实就是最初的一场分离,离开温暖的子宫,离开母亲的开始,然后到叛逆期,争取自己行为和精神的独立,然后到成年结婚生子。回顾我的这样一场场的分离并没有遇到什么阻碍。那么是什么让我害怕呢?难道是我的独立隐藏着我的渴望,渴望那样的亲密链接与照顾?高中时我就和弟弟两人在家上学,爸妈各自在各自的单位上班,一家四口分处三地,每个月一家人能聚在一起的也就四五天吧。我和弟弟能很好的照顾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但我们那时也许更渴望有爸妈在身边给予呵护吧,只是那时从未表达过而已。也许我的分离焦虑就从那来的吧。焦虑的背后隐藏着渴望,渴望在一起的时光。在渴望难以达成时,就反向形成变成逃离,提前离开。是呢,还是不是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