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的课是河大教育科学学院的心理学教授王滨老师给我们授课。因为承担了提前要介绍讲座老师的任务,所以昨天晚上就在网上搜集了王滨老师的简介,知道了她在心理学方面的造诣很深,而且多年从事青少年心理矫治、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家庭问题中婚姻问题的咨询和研究。又因为自己学过心理咨询师课程,对心理学很感兴趣,所以对今天的课特别期待。
王滨教授的讲座,主题是教师心理压力调试,题目看起来没有什么觉得特别的地方很普通,没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但是一进入讲座的内容,就让你觉得这样的课真的是特别好。
王教授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她的讲座。一、心理健康的现状。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三、心理问题的识别,四是缓解压力,提升职业幸福感。好清晰的逻辑,我喜欢这样的开场,让人知道今天的听课重点是什么。
半天下来,王老师的讲座旁证博引,有理有据,理论和案例结合,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既明白了理,又有了感触。
所谓的幸福,不是靠外在的、物化的东西所带来的,要幸福长久,要幸福永远,我们要修炼自己的内心,要减少自己的欲望,因为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如何提升幸福感?王教授也给了我们方向:1.保留一个自我的心理空间。2.发展健康的朋友团体。3.根据场景对象的不同转换角色.3.是讲究说和听的艺术。5.尊重他人的心理边界。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时间管理的四象限让我记忆深刻。生活工作中我们如何处理以下四类事:重要而紧急的事,重要而不紧急的事,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不重要但紧急的事。王教授也给出了反思和启示:1.制定工作计划和个人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实施。2.把各种事物分门别类区分出轻重缓急。3.优先做紧急的事,侧重做重要的事。4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时,要学会说不。
《最后的编织》这个视频更让我们感触颇多。作为社会中的我们,要学会知足,学会享受当下,要学会放过无关的事,搞明白我们到底最想要的是什么,减少不必要的比较,这样就可以减少比较带来的压力。同时淡化对身外之物的欲望。
这也就是我们能够取得幸福的永久密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