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我们身体内的生命像活动的水,新奇的事物正在无穷无尽地注入这个世界来,而我们却忍受着不可思议的愚蠢。
——亨利·戴维·梭罗
我不记得这是第多少遍试图读完这本书了,我总是读到某个点就会停下来,感觉受用许多,然后我回到生活中,做我该做的事情,过了很久,我又想起它了,再从头开始读起,这样循环往复,大概有十多年了,到现在我也只读了一半。
就跟王某聪说,这都9102年了,居然还有人没出过国?(原话没这么好听)我们有时候就是这样见识短浅,我也粗鄙地认为,这本书应该是人尽皆知的。
前几天,一个朋友看见我茶几上放着这本书,问讲的什么,我就想写一篇文章,大概介绍一下这本书,这本书跟其他书不太一样,这种非工具书,怎么评价都是片面的,一定是读了原文才知道。
我只能说,这本书改变了我一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的有这么多观)。
其实,有时候我们会被某一个观念吸引,改变,不是因为来自真正的改变,而是自己内心中某种已经存在的因子苏醒,当真理看见真理,会相互指认。
《瓦尔登湖》在1854年出版时并没有引起轰动,甚至遭到很多误解,至今,虽然在2020年4月,已经列入了中小学阅读指导目录,但是这本书的读者群还是相当的小众。
1845年春天,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拿起小斧子,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瓦尔登湖旁,亲手盖了一座小木屋,他在那里度过两年零两个月自耕自食的隐居生活。
书里既有梭罗对自己衣食住行等日常事务的描绘,也有很多关于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细腻描述,前者对我比较有吸引力,我在此整理了一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全不同于我们当今的生活态度。
一.人与物质的关系
1.我看到年轻人,我的同乡们,他们不幸继承了农场、房屋、谷仓、牛群和农具;因为这些事物都是得之容易摆脱难。
2.他们不得不度过人的一生,推着所有这些东西往前,尽自己所能过得好一些。
3.如果不是更早,那么在到达生命的尽头时他们也会发现,这是一个傻瓜的生活。
4.到野蛮和不健康的地区去,花上十年二十年做生意,为了自己能够生活——也就是说,保持温暖舒适——并且能够老死在新英格兰。
5.大多数的奢侈品,以及许多所谓的使生活舒适的东西,非但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定阻碍人类的崇高向上。就奢侈和舒适而言,最明智的人过着比穷人更为简单和贫乏的生活。
6.我们为什么要搬家?不就是为了抛弃我们的家具,我们蜕下的皮壳,最终离开这个世界,到另一个备有新家具的地方,让这些老家具被烧掉吗?
7.一个人能够放下的东西越多,他就越是富有。
二.关于衣
1.我们穿上一件又一件衣服,好像我们和外生植物那样靠从外面的添加生长起来。我们外面的常常是薄而花哨的衣服是我们的表皮或假皮,并不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可以随处剥下而又不会致命的伤害。
2.人穿得简单些,能够在黑暗中摸得到自己,并且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很简洁,有备无患,这样,如果敌人占领城镇,他就能够像古代的哲学家那样了无牵挂地空手走出城门,这才是可取的。
三.关于吃
1.如果一个人过简朴的生活,只吃自己种的东西,自己吃不了的不种,不用它来交换总难满足的大量更为奢侈更为昂贵的东西,他就只需要耕种几平方杆的土地就够了。
2.人可以和动物一样吃简单的食物,而仍然能够保持健康和体力。
3.人类竟然到了这样的境地,他们经常挨饿,不是因为缺少必需品,而是因为缺少奢侈品。
4.我告诉他如果他愿意,如何能在一两个月的时间里盖起一所属于他自己的宫殿来,说我不喝茶,也不喝咖啡,不用黄油,不喝牛奶,不吃鲜肉,因此不必为得到它们而干活;而且,由于我不拼命干活,也就用不着拼命吃,我花费在食物上的钱极少;但是因为他起始就需要茶,咖啡,黄油,牛奶,牛肉,他就不得不拼命干活赚钱来买这些东西,而当他拼命干活时就得拼命吃东西,以弥补身体的消耗,——因此横竖都是一样,实际是,横竖还不太一样,因为他不满,还外加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四.关于住
1.当农人拥有了自己的房子,他不见得因此而更富,反而会是更穷了,是房子拥有了他。
2.文明创造了宫殿,但是要创造贵族和国王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文明人的追求并不比野蛮人的更有价值,如果他的大半生只是用在获取全部的生活必需品和安适上,那么他干嘛要比野蛮人享有更好的住房呢?
3.多数人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房子是什么,他们实际上毫无必要地穷了一辈子,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必须和邻居一样拥有这么个东西。
4.难道我们总是要研究怎样得到更多的这类东西,而不能有时满足于少一些东西吗?难道可敬的公民应该这样严肃地通过言传身教,让年轻人在死去之前必须准备好若干数量的多余的高筒橡皮套鞋,雨伞,以及招待并不存在的客人用的空空的客房吗?
5.对美好事物的品味大多是在户外培养起来的,那里没有房子和管家。
6.房租钱本可以买上一村子的印第安棚屋,而现在却使他们有生之年都生活在贫困中。
7.一件东西的价格,是我称之为需要为之付出,用以作为交换的那部分生命。
五.关于行
(这里我找不到原文了,搜了一段资料)梭罗的挚友爱默森评价他说:梭罗喜欢走路,并认为走路比乘车快,因为乘车你要先挣够了车费才能成行。何况若是你不仅想要到达某地,而是把旅途本身当成目的呢?
六.关于生活方式
1.比起那些不得不到外面去,到社交界和剧院去寻找消遣的人来说,我的生活方式至少有这个好处,即我的生活本身成了我的消遣,而且永远是新奇的。这是一场不会结束的多幕剧。如果我们真的总是根据我们学到的最新最好的方式去过日子,去制约我们的生活,我们就永远不会感到厌倦无聊。
2.任何方法或准则都代替不了永远保持警觉的必要性。
3.焦虑不安的承担着义务的人们,时间都花在了谋生或者是维持生活上。
4.已经不再年轻的年轻人得出了结论,墨守职业的成规是最安全的。年老,体弱和胆小的人,无论年龄和性别,想得最多的是疾病,意外事故和死亡;对于他们,生活充满了危险,——你要是不去想它,会有什么危险呢?
5.一个人坐着不动和他奔跑时所冒的风险是一样的。
七.关于工作
1.在5(疑书本错)年多的时间里,我就这样完全靠自己双手的劳动养活自己,我发现,一年中大约工作6周,就能够支付所有生活必需的开销。
2.我曾一心一意地试过办学校,发现支出和收入相抵,有时支出还超过了收入,因为我不得不穿戴,训练,更不要说还得照着样子思考和判断了,再说,我还损失了时间。由于我教书不是为了同胞的好处,而仅仅是为了谋生,自然不会成功。
3.由于我对某些事物的偏爱,尤其重视我的自由,由于我能够过艰苦的生活而获得成功,目前我还不想把自己的时间花费在挣得昂贵的地毯或其他漂亮的家具,或精美的厨房,或希腊式或哥特式的房屋上。
4.那些不知道有了比现在更多的空闲之后该怎么办的人,我的建议是加倍努力工作,——直干到能够养活自己,取得了自由证书为止。
5.只要可能,就过自由自在的,不受约束的生活,为献身一座农场而禁锢自己,或者禁锢在县监牢里,二者之间没有多大区别。
6.大多数人,即便在这个相对自由的国家里,仅仅由于无知和错误,被生活中人为的烦恼和过于粗重的劳作挤得满满的,以致无法摘取人生精美的果实。
7.日如一日,劳作的人没有空闲使自己具有真正完整的生活,他难以和他人保持最为高尚的关系,他的劳动在市场上会贬值,他除了当一架机器,没有时间当别的。
8.你们把自己累得病倒,为的是能够存下点防病的钱,能够在旧箱子里或墙的灰泥层背后的袜子里,或者更保险点,在砖砌的储藏库里藏下点什么,不管藏在哪里,也不管藏下的是多是少。
八.关于读书
1.我们的阅读,谈话和思想都处于一个非常低级的水平上,只配得上智力低下的人和侏儒。
2.我根本不怎么区分这两类文盲,一类是我的根本不识字的同乡,一类是只会读写给儿童和弱智者看的书的人。
3.我们花在几乎任何一种身体的营养品和治疗肉体的疾病方面的钱,比花在精神营养品上的钱要多。到了应该建立与众不同的学校的时候了,我们不应在开始成为成年男女后就不再接受教育。村庄就是大学,村里的老年居民是大学的研究生,有充分的闲暇——如果他们确实生活很宽裕的话,在余生从事文科的学习。
4.我们又是养牛,又是开店,脱离学校的时间太长了,可悲地忽视了自己的教育。
PS:敲完这3000字,已经头昏眼花,现在是早上7点,天还没亮,我很高兴自己做了这件事情,虽然是在电脑上,但也并不是复制粘贴的,一个字一个字打下来,自己又是看了一遍。
现在公众号每天的阅读量依然非常少,我也很高兴看到这个结果,一开始还特担心被熟人看见,会不好意思,没想到这种无人问津给了我某种程度上的自由。
做一件事情会有什么收获?做这件事的过程就是最大的收获,除此之外还想获得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