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字゚灵感💋诗与诗💿抒写情怀🍸
书之馈赠:常常慰籍,常常疗愈

书之馈赠:常常慰籍,常常疗愈

作者: liqun咪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4-24 18:49 被阅读0次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排除做学问这个很实际的目的,读书就是我在吸取营养,把自己丰富起来。读书最愉快的是什么时候?是你突然发现“我也有这个思想”。最快乐的时候是把你本来已经有的,你却不知道的东西唤醒了。

                                                                                          —— 周国平

    阅读一本好书,如同和那些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人对话,在一个个有着美好思想和睿智大脑的人面前停留。当你与书中的某种观点、某种情感、某种思想产生碰撞并引起共鸣的时候,这本书似乎就在是你眼前打开的那扇窗,让你看到一个从未有过的新世界。

    今天是“4.23”——世界读书日,想起对我影响很大的两本书,一本是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一本是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它们曾经带给我慰籍,带给我疗愈,也改变着我思维的惯性。

    01.人有“获得”的自由,也有“放手”的自由

    大概是在五年前,第一次读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这本书,就被它牢牢地吸引。它颠覆了在我们的传统理念里,所谓的家居整理,基本上择重于清理杂物,打扫卫生的认知。

    山下英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立足当下,通过整理好人和物之间的关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和占有,从而得到更加舒适的空间,形成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洁净思维。

    我们每个人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有限的物质和人际关系里生存。在什么样的空间消耗,用什么风格的东西,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从而就成为了那样子的自己。

    你会受到思维和圈子的影响,你会迷失在越来越多的物品里,你会盲目的和别人攀比,你会仿效他人的生活。其实这些都是你对自己真正的需求认知不足,心中混乱的执念在生活中的显现罢了。

    断舍离的奥秘,不只是简单的“扔东西”,但却可以从“扔东西”入手,去体验去繁就简、轻松豁达的快乐。

    通常情况下,在我们的居家环境中,是否都有这样的状况:家里的东西越堆越多,却总还是感觉不够,或者用的时候根本找不着。

    造成这样的结果大概有以下几类原因:一是回避或懒惰型。这类人一般都是因为工作繁忙,呆在家里的时间较短,很少整理家务,家里乱七八糟;二是执念过往型。这类人总是将过去的老物件收藏于家中,不忍丢弃,越堆越多;三是忧虑型。这类人总是担心家里会缺少什么东西,连油、盐、米、卫生纸之类的生活用品,也会大量囤积。

    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当下,对物质的过度拥有,也让我们在焦虑、徬徨中,越来越丧失独立的思考的能力。

    这些年,受《断舍离》的影响,我也常常按照归类、收纳、整理、取舍等方法,去改善自己的生活空间,每次行动都会带给自己特别愉悦的心情。

    这些看似只是生活中简捷明快、整齐划一、分门别类的收纳整理方法,其实也可以培养一种去繁就简的思维方式和行动能力。而运用于工作、交际、为人等领域的“断舍离”,同样简单轻松就可拥有一份幸福感和好心情。

    在一次次整理居家环境的过程中,面对眼前这些东西,它们曾经让你拥有过“占有”的幸福,也曾经那么的让你不忍放弃。只有当你真正理清楚人与物的关系,才会释然的放下,去感受那一份让它们“离开”的乐趣。

    对于生命而言,有一样东西很珍贵,那就是自由。包括“获得”的自由:对于成长、爱情、健康、物质、精神,对于选择的能力。同时,还有我们曾经比较抵触的“放手”的自由:对于物质、孩子、感情,对于生命的终结。

    如果你不想吃了,如果肚子已经饱了,那就应该放下碗筷。因为,吃不吃饭我做主。

    如果你不想再穿了,如果这件衣服已经让你厌烦了,那就应该脱下衣服,不穿也没问题。因为,穿不穿我做主。

    在我们的居所,“收拾不了”的杂物本生就是人类“物质轴”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

                                                                                            ——摘自《断舍离》

    02.迈过恐惧的那道坎

    1980年的农历腊月,是我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个寒冬。

    父亲病重之际,那具被疾痛折磨得皮包骨头的身躯,那张蜡黄的脸,那双瘦骨嶙峋的手,以及那一声声撕心裂肺般的呻吟,都足以让一个16岁的孩子恐惧。

    与父亲对视的最后一眼,是他离开这个世界前的三个小时。

    那天很冷,风夹着雨。午饭过后,我背着书包准备去上学。父亲躺在床上,瘦的只剩一把骨头,如果不是脑袋露在外面,很难看出那里还躺着一个人。尽管刚刚打过止痛针,父亲依然在痛苦的呻吟。在生命的最后,所有的医疗手段都显得苍白无力。

    来到父亲床前,我低下头,轻声地说道:爸爸,我上学了。父亲微微地睁开眼睛,用有些散乱的眼神盯着我。突然,一行如米汤般混浊的东西从父亲的眼角淌了下来,我不知道那是否叫泪?

    一路忐忑到了学校,两小时后,接到父亲离开的消息。

    从那以后,父亲病重时的样子,那痛苦的呻吟声,最后的眼神和那行浊泪,以及看到父亲僵硬的身体被推进火化炉的那个场面,全都像刻进了我的脑海,成为挥之不去的恐惧。以至于很多年以后,我都不敢夜晚一个人独处,特别是在下雨的冬季。

    后来,自己在一些书藉中慢慢为这些恐惧找到了它们的出口,关于生命,关于亲情,关于离别,是人类永远也绕不开的话题。

    我们的生命受馈于父母,并一代代延续和传承。但就其生命的本质,它却有着更为广袤的外延。

    ——对于生活而言,它的本质是生存;在科学领域,它的本质是发现;对于哲学,它的本质是突破。

    按照物质不灭定律,物质世界就是一个永恒的载体,物质之间不存在所谓的生或死,它们只是在相互间转换着生与死的维度。

    一棵树苗要长成参天大树,是通过树根吸取营养和水份,通过树叶接收光合作用。四季交替中,树叶掉了,花儿谢了,它们回落到地面,腐化成滋养树根的养料。正是有了这些周而复始的过程,才成就了树的百年沧桑。

    所以,我愿相信,人也如此。

    那些逝去的亲人,不过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于这个物质的世界里,他们仍然会与我们产生感应,以不同的方式与我们保持着某种链接。如果是这样,我们何必惧怕生老病死,也不必长时间陷入亲人离去的悲伤里,而是应该带着他们的基因和血脉,去延续他们无形的生命。

    虽然恋生恶死是人之常态,对疾病和死亡过程的抗拒与挣扎,以及面对亲人离去的不舍,都是我们不易迈过去的那道坎。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去了解对医学不确定性的认知,对死亡必然性的豁然,也就会更加理解“生死有度,生命无常”的意义。

    美国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阿图·葛文德医生在他的《最好的告别》中指出,疾病、衰老、死亡依然是一个太不确定的医学和临床问题,医学再怎么发奋图强,却永远也无法战胜死神。病人因为无法医治而痛苦,医生因为无能为力而内疚,还有高昂的医疗费用,家属的无奈,社会的恐惧等等,都是当下社会最大的医患和生亡难题。

    人生的最终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的活到终点,活出生命的意义。为此,珍惜还拥有的,放下不该留的,才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漂浮在这条水流汹涌的历史长河中,我情不自禁地感到无数代人的手穿越时间相握在一起。通过把我们带到这里,我父亲帮助我们理解,他是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故事的一部分——我们也是。

                                                                    ——摘自《最好的告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之馈赠:常常慰籍,常常疗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cw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