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271995/638132c5a26c5189.png)
《逻辑思维9讲》谢志高.中国工信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思维(Thinking),是指在已知生物中人类所特有的高级认知活动,它的本质是具有意识的大脑对客观现实进行认知(概括或简洁地反映)的过程。思维是大脑对于已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与内部存储并输出的活动过程。(p2)
思维的分类:①以抽象性划分:直观行为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②以目的性划分:上升性思维、求解性思维、决断性思维,③以智力品质划分:再现思维、创造性思维,④以思维技巧划分:归纳思维、演绎思维、批判思维、集中思维、侧向思维、求异思维、求证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递进思维、想象思维、分解思维、对比思维、交叉思维、转化思维、跳跃思维、直觉思维、渗透思维、统摄思维、幻想思维、灵感思维、平行思维、组合思维、辩证思维、综合思维。(p10-20)
思维只是一种工具,只有拥有足够好的原材料,才能带来思维的良好运转。(p24)
正向思维,即沿着常规的思路,朝着思维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通过已知信息推导出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p36)
“逆向思维”也被称为“求异思维”,是从“果”到“因”进行逆推,从对立、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p46)
“批判思维”指的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基于事实对错误的思想或言行进行批驳和否定的客观反映过程。(p62)
苏格拉底法(“产婆术”)由四个部分组成: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讥讽”指在谈话中询问对方对一系列问题的看法,然后寻找对方观点中的自相矛盾的点;“助产术”指像助产婆帮助产妇生出婴儿一样,帮助对方把信息回忆起来;“归纳”则是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对方排除个别情况,逐步揭示事物的本质;这便得出了“定义”:一个从特殊、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p64)
“斯格托玛”:由于集中关注自我的认知而形成的盲点。(p66)
我们的人脑具有三种功能——欲望、情感和理性。这三者互相依存但又各自独立。我们的欲望可以是理想、目标、愿望、动机等,而情感可以有快乐、痛苦、喜悦、悲伤、愤怒等,理性则帮助我们去分析、比较、概括、判断等。欲望会支配我们的情感,情感的存在又能滋生欲望,欲望需要理性来平衡,它们彼此依存。(p70)
《鬼谷子·本经阳符七术》:“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p72)
“创造性思维”指的是用新颖的、突破常规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p82)
创造性思维的三个基本特征:①对传统的突破,②思路上的新颖性,③程序上的非逻辑性。(p85)
当我们无所事事、胡思乱想、做白日梦时,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的活动就会增强了,这种活动与我们的自省、思考人生、想象、创造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默认网络作用的主要体现就是创造性思维。而当我们执行一个具体的任务时,大脑的注意网络(attention network)就会被激活。在大部分时候,我们大脑的主要活动会在负责想象、负责内省的默认网络与负责对刺激做出反应、调节注意力资源的注意网络之间不断切换。(p87-88)
创造学是研究人们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创造活动,并且探索其中的创造过程、特点、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p89)
头脑风暴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针对某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让参与进来的人充分地提出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而且在短时间内给出的答案越多越好。(p90)
创造学的两个基本原理:①创造力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种潜在的属性,②每个人的创造力都是可以经过科学训练和不断激发获得提高的。(p90)
心理距离越大,越容易产生创造力,那么心理距离是什么呢?通常来说不是发生在此时、此地、我们身上的事,都是有心理距离感的事,并且就算是发生在此时、此地、我们身上的事,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来制造心理距离。(p94)
生气可以增加人的创造力。不过生气带来的创造力只会出现在刚开始生气时,生气的时间越长,创造性思维会下降得越快,直到下降到一般水平。(p95)
感性的语言,指的是表达情感、带有主观色彩的语言。理性的语言,指的是询问事实或阐述客观情况的语言。感性的提问用感性的语言回答,理性的提问用理性的语言回答。(p104-105)
谬误的分类:(p115)
![](https://img.haomeiwen.com/i7271995/dd08836dae79f20c.png)
如何变得会聊天:(p127)
![](https://img.haomeiwen.com/i7271995/cb1c7238e47d0c1d.png)
通过收益值和半衰期把事情分为四个象限。少做短半衰期的事,多做长半衰期的事。(p144-145)
![](https://img.haomeiwen.com/i7271995/2f9334b91312dd4a.png)
人们面临的选择越多,越倾向于维持现状。(p155)
决策中的陷阱:①固守现状,不敢尝试。②他人设锚,请君入瓮。③越陷越深的“沉没成本”陷阱。④“表述方式”陷阱。⑤“自我实现预言”蒙蔽自我。(p153-167)
为了减少维持现状陷阱造成的损失,我们应该:①维持现状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维持现状的风险越来越高。②明确目标,并经常考察维持现状是否与你的目标相一致。③切勿将维持现状当作自己唯一的选择,而要找出其他的选择,与当前的现状做一下比较,在多种选择下仔细考量进行筛选。④客观评价改变现状的成本,不要夸大需要的成本。⑤对决策好坏的评判不只是单纯看现在过得怎么样,还要考虑到,让短期利益受损的决策,可能对长远发展有好处。⑥如果你有比现状更好的若干个选项,那么不要因为难以作出抉择而选择维持现状。(p156)
怎样才能避免锚定效应陷阱?①遇到问题要养成多角度去分析、思考的习惯。②在独立思考后,再向他人询问,不要被他人的想法左右。③理解和包容新的思想,现在这个时代信息更新很快,要抱着理解、包容的态度看待新事物,让自己与时俱进,而不是保守退后。④注意不要向你的咨询师、心理医生等你要寻求信息和忠告的人“设锚”,尽可能客观地说出自己的信息,而尽量少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初步的决定。⑤在谈判前,仔细思考自己的立场。(p159-160)
在理性上,我们都知道沉没成本不应影响决策,但这只是理性上的认识,沉没成本依然会影响我们的思维,进而影响我们的决策。(p161)
不妨尝试以下的技巧,尽量避开沉没成本陷阱:①向与当前决策无关的人讨教,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②仔细反思自己,为什么承认以前的错误会让你难过。③小心沉没成本陷阱的影响,它不只影响到你的决策,而且往往也会影响到你的下属的想法、意见与决策。④不要养成“害怕失败”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会让你将改正错误无限期地拖延下去。(p163)
怎样对付表述方式陷阱?①不要随意接受最初的表述方式,不管这种方式是你自己提出的还是别人提出的。②提出问题时,要尽量选择把损失和收益进行综合的考虑,考虑不同角度、不同参照因素。③在你的整个思考与决策的过程中,要注意问题的表述方式。(p166)
检验自我实现预言陷阱的方法:①找一个能唱反调的朋友,为你的决策提供反面意见。②询问自己的动机。③向他人征询建议的时候,切勿提一些有可能会引出有利于自己设想的指向性的问题,不要让自己被一群应声虫包围。(p16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