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之韵

作者: 公子白砚 | 来源:发表于2016-10-22 12:00 被阅读70次

    风尘无罪,荡涤了一代又一代人,但在这风尘的荡涤中,生命返璞归真了,就像夕阳缔造的黄昏之美,从一个景处到不可追及,旷古年深的远方!

    跨越了近一个世纪的老者,何止经历了三十年功名的尘与土,八千里路的云和月。

    从饭来张口的襁褓孩提,从意气风发的弱冠少年,从创业立家的而立之年,到鹤发童颜的耄耋之年,一路披星戴月,含辛茹苦,尝尽人间之苦甜、挫折、成功、泪水、欢喜、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在朱颜已老尽的时候,这一切都只是快车逝过的处处风景,还有什么是老者没有经历过的呢?人性与经验在年轮上细细的磨,磨得老者都有如此成熟的精神,丰富的经验和纵横古今的无所不知。岁月刻下的一条条深深的皱纹中,陷满了血和汗,陷满了尘和土,陷满了这风尘仆仆的世间路,陷满了多少春花秋月的感怀与哲论。这满头飞霜的白发,在时间与知识的圣水中越洗越白,越洗越耀眼!

    西周姜太公八十渭滨垂钓,才被周文王慧眼识贤才,最终推翻了纣商,建立周朝大业;春秋百里奚七十南海牧马,才被秦穆公拜为“五羊大夫”,助秦君建霸业于诸候;近代齐白石六十变革画风,才由一名普通画匠摇身一变成为画坛无可旁代的一代宗师,前人尝不恨流年似水,何况今代?

    但毕竟岁入花甲,谁会忍心让老人无止休的、兢兢业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岁月赋予了老年人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生活与情趣!

    人近晚年,旺盛的精力,汹涌的激情,健壮的体魄,逐渐在风涛起伏的生命长河中淘洗干净。对风前之烛的感觉日愈强烈,一触即发,生命结束的冷峻现实面对每一位曾经风风雨雨,经历坎坷的老者。然而,老者们用明智的心态来回避,于是来回顾此生的岁岁日日,对淡泊名利的老者来说,有足够的时间与余力来回忆人生,感悟人生,把自己从这种压力的困惑中解放出来,然后坦然不惊地来面对,甚至在主体精神上来超越生命的定义!

    幻想未来属于年少,回味往事属于年迈,老者所走过的路或许比年轻人年想的路更长、更远;老者年回味的事比年轻人年计划的事更繁、更多!如果在人类降生时放一盏明灯,把记忆看成影子,那幼时的影子长短接近于身高,越往前走影子就拉得越长,只有那盏生命之光熄灭时,影子才随之消失,而这样的影子是在眼前而不是在身后,老者不可能对其置之不理,更不可能抛弃记忆。思量往事,朝花夕拾,岁月证实了快乐与痛苦,理想与磨难是那般密不可分,聚散离合尽如云烟,万水千山只等闲,谁在回思中妄自伤感,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一身的风霜造就了老者的这种风范,老者喜好宁静、安逸和素面朝天,远了争纷与喧闹,放弃了修饰与伪装,向往陶渊明式的与世无争。年近古稀,人也变得容易满足了,无论是曾经叱咤风云过的人也好,曾经不可一世的人也好,曾经飞扬跋扈的人也好,到生命的夕阳时都变得慈祥了、安静了。老者不再狂妄自傲,不再清高自负,也不再像年轻人那样容易冲动,老者不再会铤而走险,不再会寻求刺激,也不再像年轻人那样争夺名利,更不会再受琐碎的利益和肤浅的享乐所诱惑,把所有的欲望与幻想自然的、完美的自我清净,把人性,理性推到了人生的化境。“看破空尘世,放轻昨梦浮名,”所以人也渐渐地活回了孟子的人性本善,渐渐的找回了纯朴自然,越来越能把持自己,控制自已。这样老者的心态与人格艺术最近,功名最远。于是老者有一种自己独到的哲学,这是一种把人生看得最为透彻的哲理。什么应该珍惜,什么应该憾,什么是积德行善,什么是和光同,把理论升华为一种精神,用这种精神超越年迈的疲惫,于是胸怀磊落,意念澄清,处事老成持重,为人和气仁慈,修养成一种道骨仙风的气质。“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这古典情趣中的心灵净土,超脱世俗的境界,在如今,也许只有老者豁朗的智慧才能感悟。

    评书爱说古,京剧爱唱古,老者爱谈古,老者能娓娓动听地道出一串串古老的传说,古老的神话。老者钟情于所有古色古香的事物,悠闲地品一杯香郁味醇的西湖龙井;投入地拉一曲韵味悠长的《二泉映月》,致心琢磨一盘若晨星的残棋。文弄墨并非虚张声势,一气呵成出传统中国的山水或“兰亭新序”,书画文采竟是如此的淳朴自然,如此的浑苍旷远,听松,听风,老者用清雅的心境呼吸着这古朴的空气,把自己溶入这醇厚的浓香中!

    老年人的乐土耕耘在时代潮流的背后,在这片乐土中的空气与养分,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也许认为这些全是老气横秋,过于传统甚至顽固,但若不是老者这种思想与理论,青年一代该着手于谁来接受历史,接受传统。有一位作家写过“我们生存的第一件事是金蝉脱壳似的挣脱历史,而我们生存的最后一件事是落叶归根似的把自己交还给历史!”历史是富裕的,有着几千年为类智慧的结晶,从混沌未开,茹毛饮血的原始到繁荣昌盛、精工细业的文明时代,创造了多少万古长存的精神、理德、文化和艺术。无论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都不可能把古老的,历史的,传统的文化与事物统统抛弃,不可能在没有历史的背景和传统的基础上来创新、来发展。任何一个时代文化都发老一辈为奠基发展的,任何一个民族的道德都是从传统中继承再弘扬。“承上”是青年一代时代义务;“启下”更是老一辈的历史使命,倘若没有传统的、“顽固”的老者存在与年轻一代的沟通与交流,年轻一代或许真的会与历史脱节,那整个社会也成了一座空中楼阁,一切从头开始,文明也不复存在了。

    曾见过几幅以老牛舐犊为题材的国画,其中最为绝妙、生动的,尽出于苍颜华发的老者之手。其实也不足为怪,老者是用内心最深、最真的情感来作画,还有什么比这表达得更动人的呢?年事已高的老者不会再相信什么神话和奇迹的出现,不会对自己再报以远大的志向,老者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的身上,这种寄托中充满了宽厚的慈爱,他们把曾经拥有,甚至创造的世界拱手托付给青年一代,予以完全的信任和完全的爱。老者对青年一代的爱是无私的、由衷的,王维笔下“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是多么生动感人的一幅画面呀!在“野老”这种殷切的神态中,蕴含着老一辈对年轻一代怎样的细致入微的情感呀!老者用时间敲开了知识宝库的门,拥有了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而他们在这垂暮之年中,都毫不吝啬的把所有的财富传交给青年一代。老者对青年一代的教诲是苦口婆心的,用心良苦的,就算每个青年人感恩图报,但欲念清净的老者还会企望回报?

    老一辈用慈爱的心焐暖了我们的双手,我们青年一代还有什么理由不肃然起敬,来关心来理解老人呢?更没有理由去冷落、去辜负、甚至去背叛老一辈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深切期望。在老牛舐犊的同时,牛犊对老牛也有一种真切的依恋之爱,何况于人类!

    夕阳无限好,晚霞染红了整个天际大地,金黄的暖意无所不在。每一位老者都是睿智的哲人;每一位老者都是杰出的教育家;每一位老者都是信诚的爱心主义者。夕阳下的每一位老者是一处处生动的景色,一处处富有内涵、韵味而深远的风景,每一位老者都在享受着夕阳,享受着安逸,欣赏着夕阳,欣赏着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夕阳之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fh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