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月亮和六便士》:无关梦想,无关道德,这是一个归乡的故事。

《月亮和六便士》:无关梦想,无关道德,这是一个归乡的故事。

作者: 洁盈的时光小镇 | 来源:发表于2018-01-13 11:29 被阅读95次
图片来自豆瓣

合上《月亮和六便士》,我的脑中仍清晰地浮现出那个男人的影子。

我看到思特里克兰德抛妻弃子,离开了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整个余生不停地画画,最后,染病死去。

随即,我又想起了一个女人。

劳拉·布朗,一个有孕在身的家庭主妇,不必为生计发愁,过着惬意的生活。生下孩子之后,她抛弃了爱他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只身去了加拿大,在图书馆找了工作。

她来自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时时刻刻》。

思特里克兰德和劳拉·布朗,他们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些世人无法理解、甚至会被社会谴责的事情?

我认为这和梦想无关。而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他们只能选择成为他们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

劳拉·布朗的生活可能是一些女孩的终极梦想:生活富裕、悠闲,有房有车,有爱她的人,空闲的时候就读读书。

可是,别人盼望得到的生活,于她而言,却是一个牢笼。

这天清晨,她笑着送丈夫出门上班。但在丈夫身影消失的那一刻,她脸上的笑容也同时消失。

她决定烤蛋糕作为丈夫的生日礼物。可她根本不会做蛋糕,只能看着菜谱试着做。儿子看出妈妈的为难,劳拉说:“我们要烤蛋糕表示我们爱他。”儿子又问:“要不然他就不知道我们爱他?”劳拉一时语塞,原来,她对丈夫的爱是需要证明的,原来,这份爱带有目的性。

却唯独没有给她带来快乐和自由。

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说:“她要把我拉到她那个水平上;她对我这个人一点也不关心,唯一想的是叫我依附于她。为了我,世界上任何事她都愿意做,只有一件事除外:不来打搅我。”对于这个男人来说,妻子的爱是束缚,是自私,却不是一份理解和尊重。

他们明白,这些爱不能使他们留下来,他们并不属于这里。所以他们选择离开。

图片来自网络

劳拉·布朗的改变开始于一本小说:《达洛威夫人》。

这天,邻居过来串门,看到书,问起书的内容。劳拉回答说:“讲一个非常自信的女主人,她要举办一个派对,所有人都觉得她会做得很好,但她其实并不好。”

邻居听完,一脸的笑容顿时凝固了。原来,她藏着心事:她一直不孕是因为子宫出了问题,她下午就要去做手术。她非常地难过,却仍然竭力保持甜美的笑容。

劳拉再一次明白,这些美满生活只是一副可笑的面具,它背后的那些悲伤就像一片海,毫不留情地淹没了她,吞噬了她。

她就像达洛威夫人一样,佯装自信,欺骗自己也会喜欢做家庭主妇的日子,每天笑容满面地与丈夫告别,转身却是呆滞的面容,面对着活成了别人的自己。

她企图自杀,但并未成功,她决定活着。最后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她抛弃了一切,远走他乡。

在影片的最后,劳拉说:“如果我能说我很后悔就好了,那就比较好过。在你别无选择的时候,后悔又代表什么?没有人会原谅我,除了死亡。但是我选择活着。

劳拉无法承受那种别人认为的“最好”的生活,她只能选择成为她自己。

思特里克兰德小的时候很想做一个画家,但父亲叫他去做生意。前半生,他成为一个诚实的经纪人,一个恪尽职守的丈夫和父亲,一个令人起敬但索然无味的社会成员。

思特里克兰德的变化从夜校的绘画学习开始。小说中的“我”找到他,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不可理喻的事情。

他回答说:“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来,不然就得淹死。

对于思特里克兰德来说,过去那种被社会称赞的生活是一个令他窒息的水牢,他知道自己在那里活不久的,他迟早会淹死,他不属于那里。

而画画是他的使命,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天分,会不会成为出名的画家,也许一直穷困潦倒下去,但他还是拼尽一切继续画画。因为他别无选择,他只能选择成为他自己。

选择成为自己,从心灵归属的层面上来说,我觉得他们不是抛下一切远走他乡,而是离开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回到了真正的家乡。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写道:有些人诞生在某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

正如一位豆友所说:不是出走,而是归乡。

图片来自网络

前几天正在伏案改学生作业时,我突然没来由地说出一句:“我害怕明年的考试会考砸。”同事吓了一跳,自然是安慰、鼓励一番。

而我觉察自己的内心之后,发现那其实不是对考试的恐惧,而是对自己做出的选择的不确定。我不愿过一成不变的生活,自己给自己加码;但同时也承受着变化带来的压力。

我不知道明天的家乡会在哪里,我的内心也时常摇摆。有时候我会难过,会流泪;但我隐隐觉得,正是这些挥之不去的痛苦使我成为我。

何处是吾乡?我不知道,所以我还要探索,尽管,那是痛的,但我不能逃避。

但必须要提及的一点是:归乡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离开现下的生活,去追逐一个孤独的自我。

影片《时时刻刻》里的另一位女主角克拉丽萨·沃甘是一名编辑,她尽心尽力地照顾前男友理查,但并不珍惜身边的爱人。她对理查的感情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一种依赖。理查是天才作家,而克拉丽萨一直做着作家梦。

她对女儿说:“只有和理查在一起的时候,才感到自己是真正活着的。”她依附在理查身上,利用他的天分去逃避自己的平庸。她束缚了理查,更亲手为自己铸就了牢笼。

而其实,理查就是劳拉的儿子,那个曾经被母亲抛弃的男孩。

影片末尾,劳拉的那一席话也终于让克拉丽萨找到了直面自我的勇气。她和劳拉、理查不一样,她注定是一个带着烟火气的女人,她是平庸的,她可以和俗世的爱一起活下去。她的家乡,不在别处,就在此地。而她也终于放下艰难的执着,成为了她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

我很喜欢影片最后的一句台词:亲爱的雷纳德,要直面人生,永远直面人生,了解它的真谛,永远的了解,爱它的本质,然后,放弃它。

永远直面人生,直面人生中那些你曾经逃避的东西,也许,哦不,我想那一定是痛苦的,甚至是绝望的,但还是要勇敢地面对。最后,找到你自己,找到你的家乡,回到那里。

PS:本文配图均为高更画作,因为《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原型是高更。但只是原型,高更的生平和主人公相差还是比较大的。

PPS:这篇是去年写的,因为预测的传播力度不够,所以没有发在公号上。但我很喜欢它,它是最“贴心”的一篇。这样也好,冥冥中为它保留住了纯粹。

相关文章

  • 《月亮和六便士》:无关梦想,无关道德,这是一个归乡的故事。

    合上《月亮和六便士》,我的脑中仍清晰地浮现出那个男人的影子。 我看到思特里克兰德抛妻弃子,离开了优裕美满的生活,奔...

  • 理想的光终会照进现实

    梦想,无关国界,无关年龄。即使身处异国他乡,也要志存高远,倾力追逐。——《月亮与六便士》 最近几年...

  • 月亮与六便士|“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无关乎有钱没钱,天上那轮永远免费的月亮,就是诗和远方。月亮和六便士伴随我...

  • 月亮与六便士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无关有钱没钱,天上那轮永远免费的月亮,就是诗和远方。月亮与六便士伴随我们...

  • 《月亮与六便士》:洞悉人性,保持人间清醒

    读完毛姆的这本《月亮与六便士》,让我感触最深的,无关故事情节,无关是非对错。而是毛姆对人性的深度剖析,将人性的复杂...

  • 追逐梦想无关年龄《月亮与六便士》

    成为画家一直是查尔西的梦想,因为对家庭的责任,他一直压抑着自己,做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成为一个木然无趣的人。到四十...

  • 殒殁💫

    这是一个关乎梦想与现实的故事。又是一个关于脱离枷锁与自我救赎的故事。《月亮和六便士》,全篇只字未提,却胜似经历肉体...

  • 月亮和六便士

    这是一个令人好奇的的故事。月亮是月亮,六便士是什么呢?月亮和六便士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总算静下心来读了第一页―...

  • 是多一些理性,还是更接近自己的灵魂

    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 这是《月亮和六便士》中最...

  • 2.16

    “每个人都有弯腰捡起六便士的时候,也有抬头看天上月亮的时候。无关乎有钱没钱,天上那轮永远免费的月亮,就是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月亮和六便士》:无关梦想,无关道德,这是一个归乡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hc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