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55492/3ee0294028b02773.jpg)
上一篇写诗仙的唯美诗句的文章,公众号竟意外地收获了四位数的阅读量,这让我非常地开心。我就像一个被奖励了棒棒糖的小孩儿,继续屁颠屁颠地当好搬运工,让大家在诗词的浸润下,又美又飒又有趣。
今天我们来聊聊苏轼吧!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李白,那就是“飘逸”。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苏轼,那就是:好玩儿。
我们今天不聊他过山车一样的平生,不聊他不合时宜的风骨,就来说说他那些唯美诗词里的搞笑段子!生活枯燥,自己找乐。
山水
靠近大自然是人的天性。我总结了一下,李白纵情山水多半是去寻仙问道。大概率找不到仙人之后便“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了。
王维沉浸山水,大多是仕途受阻时隐居辋川,宁静在自己的世界中,眼中基本都是墟落、牛羊、野老、荆扉。
苏轼笔下的山水,则有点特别,怎么特别呢?因为老苏不是在贬谪的去路上,就是在免除贬谪的回路上。
所以,你会发现只要苏轼一登山,大多数都是在想家。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
“杳杳(读咬)天低鹘(读骨)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赶紧小本本记起来,哪天登高望远想家的时候,对着山那边喊两句。别像我一样,远离家乡西南求学时,只会天天对着窗外念叨“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璧山还被暮云遮”,被室友当笑话,埋汰我好多年。
诗仙写山水“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灵动清丽的画风。诗圣写山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壮美开阔的画风。苏轼写山水,画风不定。
唯美深情的时候是这样的:“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我走啦,在那枫叶芦花红遍天际的秋天,你远远地矗立在江边不肯离去,舟行渐远,极目远望,烟水苍茫间只见风波不见人。
调皮可爱的时候是这样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峨峨两烟鬓,晓镜开新妆”,大孤山和小孤山矗立在苍茫的江水之中,晨雾缭绕在山头,像女子高耸的发髻,又像是对着明镜一样的湖水精心打扮。
后面就开始搞怪啦:“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船上的有钱人啊,你们不要看着美女痴心妄想啦,人家小姑(小孤山)早就在前年嫁给了彭郎,哈哈,彭郎指的是小孤山对面的彭浪矶。服了服了,我的男神。
祈祷
在苏轼的一生中,水上行舟的时候特别多。俗话说,总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总在江中行,哪能总顺风?这不,“我昔南行舟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行舟三日,日日逆风,老天爷,这可咋办?船夫就劝他,赶巧僧伽塔就在咱旁边,要不您祈祷一下?
于是,老苏就开始焚香祷告。没想到,祷告的香火还没灭,神仙就显灵了,顷刻间,风向就变了,船速更是快得“回头顷刻失长桥”。
要是我们,肯定开心啊,老天保佑。可是,得逞之后,老苏却开始自我反省了。“我自怀私欣所便,去得顺风来者怨”,我是顺风了,可是人家回来的人却抱怨了。
“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这要是谁祈祷都能如愿,那可坏了,上天不是要一日千变了。悟性真不错。
“今我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如今的我都听其自然,对未来没有追求,对过去也没有留恋。万事都看得淡然,顺风当然好,不顺风也不怨恨,老这样祈祷,神仙怕是都烦我了。这样,不好不好。哈哈,这个心路过程,好可爱啊!
反省归反省,兴致一来,九霄云外。那年刚到登州出任,听说那里可以看到海市蜃楼,便猴急地去看,结果无功而返。听当地人说,此景春夏多见,冬日极少出现。老苏不甘心,便又开始祈祷了。
不愧是老苏,一祈祷是真好使,东海龙王特给面子,顿时“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海面上更是“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仙阁楼台,浮空万象,蔚为壮观。
成功看到海市蜃楼之后,老苏又不好意思地开始抱歉了:“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这天寒地冻的,老龙王还得为我鞭打水中的鱼龙来制造海市,真是罪过罪过。话说,当初你干啥来着。
我真怀疑他每次这样写诗记录自己成功祈祷,是不是另一种凡尔赛。末了还加了一句,“异事惊倒百岁翁”连百岁老翁都没见过这样的景象。看看,我猜他心里还是得意呢!
说起祷告,我想了想诗仙的诗,好像没见过他祷告。想想也是,李白是谪仙人,贬谪的仙人也是仙人,那和神仙都是平起平坐,勾肩搭背的,不惹神仙就算不错的了。“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仙人知道我要来了,高兴得放声歌唱,等我等累了,就爬树上歇一会。看见了吧,这就是诗仙。
苏轼不是,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凡人,所以,他没事就喜欢嘀嘀咕咕地和神仙套近乎。
有一次他游金山寺,宿于寺中,半夜不睡觉,在江景房里那看夜景,结果看见“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这莫不是看见UFO了吧!
他就很纳闷“非鬼非人竟何物”,然后,他又开始反省了。“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这难道是江神在警告我,江山如此美好,你怎么还不归隐还乡?其实,我也想说,世界这么卷,我怎么还不辞职。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我得赶紧向江神道歉,我做官是不得已,如果可以,我一定归隐,农夫山泉有点田。你要信我,此心光明,江水为证。
搞笑
我们喜欢李白,那是一种“杳如星河上,怀君不可见”的仰望,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卷帘望月空长叹”的遥远。
我们喜欢杜甫,感动于他自己都“床头屋漏无干处”却还惦记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我们喜欢苏轼,是因为他像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地活在我们身边的朋友。他善良,他也高傲,他顽皮,他也通透,他分享他的喜悦,也诉说他的痛苦,他书写他的深情,也不掩饰他的愤怒。他写吃写睡,写酒写花,写路边醉翁,也写天上神明。
他就像一个心无城府的小孩,把所有他高兴的不高兴的事情都要告诉你,而我们就在他的一片赤诚中,爱了他一千多年。来看看这个小孩儿,又干了啥?
“昨夜南山雨,西溪不可渡。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袴(读裤)。”昨天晚上山里下雨了,溪水涨高了,我过不去河了,溪边的布谷鸟倒是有了好办法,劝我脱了破裤子过河。哈哈,还可以这样。此处布谷鸟表示很疑惑,你确定我刚才是这么说的吗?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读落)确坡头路,自爱铿(读坑)然曳杖声。”雨后的东坡月色真美,城里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就剩下我这个农民还在这里溜达。不要嫌弃坡头那里的路太不好走,你看,我多会玩,边走边用我的拐杖敲着石头,叮叮当当地响,好玩呢!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寻牛屎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去老黎家串门,结果喝醉了,这下可惨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聪明如我灵机一动,我家旁边有一个牛圈啊,对,只要跟着牛粪走,我就能找到自己的家了。我的男神啊,这都行!
在江边看雪浪石的鬼斧神工,“碣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娇魂”,来了兴致,又开始自己玩上了。干嘛呢?打水漂!“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喝着酒,扔着石头,看石头在水面上像小珠子一样跳来跳去,岂不美哉?最后还总结了一句“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国山水聊心存”。这一辈子,谁知道是梦是幻,姑且啥也别想了,记住这美好的景致就可以啦。
看人家孟郊的诗不顺眼,开始吐槽。“水清石凿凿,湍激不受篙。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你这诗语言浅白,抓不住读者的心,读起来像吃小鱼,没啥肉,都是刺,费老劲了。没吃痛快之后,开始发牢骚:“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号。不如且置之,饮我玉色醪。”算了算了,人生苦短,何苦要听这寒虫一般的哀鸣,还不如去喝我的好酒呢!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谩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饿了渴了,直接敲门要东西吃。吃饱了干啥?“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吃饱了,摸着肚子遛弯去,管它是民家还是寺院,拄着拐杖敲敲门就进去了,院里那挺拔的竹林真好看。
树大招风,人红招粉。谢雨路上就遭遇了粉丝疯狂追捧,差点发生踩踏事件。“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蒨罗裙”,村里的大姑娘小嫂子们听说大名鼎鼎的苏轼来了,急急忙忙地涂脂抹粉,争相来看偶像。乌泱泱地挤在篱笆门内,你推我搡,生怕看不到,结果姑娘们的裙子都被踩破了。大家注意到没有,苏轼说她们是特意化了妆,而且还看出来是旋抹?这得多自恋啊!
美哉
苏轼诗词的美,像一幅江南的水墨画,美得高雅清淡,美得自然脱俗,就那几个平常的字,人家一组合,顿时流光溢彩,意蕴悠长。
其实在老苏之前的词都是那种比较拽的,用王国维的话说,叫比较“隔”。就是像那种花枝招展的姑娘。苏轼袭承和发扬了恩师欧阳修开创的清丽之风,把花枝招展变成了低调的奢华。用最平常的字创造出不平常的意境。一起来看看他笔下那些你不知道的绝美诗句,让你分分钟融化在美轮美奂中。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一句话描绘出远山、楼台、云湖的苍茫朦胧,镜头蒙太奇式的变化,切换到眼前的清水、石头、小鱼。远近层次分明,色彩层层晕染。江南冬日里的清冷衬托出孤山的孤绝气质。最后笔锋一转,真正心有大道之人,无论在哪里都不会觉得孤单,瞬间将这种孤冷化于天地的无形之中。绝妙!
“微风萧萧吹菰(读姑)蒲,开门看雨月满湖。”风吹动着蒲叶沙沙作响,我猜是下雨了吧!推开门本想看看这宁静的雨色,没想到,银白色的月光洒满了湖面。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欹(读其)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夕阳斜照在窗棂,我卷起绣帘,望窗外浩水连天。枕着这江南烟雨,遥看天际处落日归鸿。只要浩然正气于心,无论任何际遇,快乐就如这徐来之清风,如何不快哉。
我读苏轼的诗,总忍不住要看他写诗的时间节点,感觉自己像一个通晓未来的超人,总想在旁边告诉他,小苏同学,低调低调,你再嘚瑟就要倒霉了。
苏轼遭遇乌台诗案是1079年,那是他人生的至暗深刻,也是从那时,苏轼才真正地蜕变成苏东坡。但凡你看他情绪高昂,春风得意的诗,都是在这之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在乌台诗案之后,他的心境和文风有了很大变化,开始的一两年中,他情绪低落,怀疑人生,不肯见人,我猜他多半是抑郁了。“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沙洲再冷,我也不随波逐流。
再后来,他在苦难中反思,在生活中历练,在自然中疗愈,那一段时间,成文优雅淡然,哲思深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几年之间,他完成了自我的重建,之后的文风又慢慢轻松有趣起来,那是经历过人生起落之后的通透、彻悟和回归。“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在苏轼离世的前一年,他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贯平生。”天空海色本就澄明清澈,这一辈子经历这么多奇绝之事,即使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如果一个人在临终之前,可以坦然地说,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了,这该是多么安慰的一件事。而我们要如何过好这一生,才可以说出这样的话。
苏轼的一生,完美地演绎了一个人完整的成长经历。从少年懵懂,意气风发,到中年蒙难,人生反思,再到苦难中的自我重建,最后看穿世事,通透豁达。
我们之所以喜欢苏轼,就是因为我们在他不同的人生经历中,看到的都是我们自己。
如果你读懂了苏轼,你就会知道,事事顺心,春风得意时,就要适时收敛,免遭记恨。当你身陷苦难,举步维艰时,就要告诉自己,这是人生的重组,都是好事,无忧亦无惧。如果我们重组成功,迭代升级,有幸了悟生命的本质,那我们就一直保持善良,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55492/c5507964451adbc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