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意:
子贡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广泛地给民众施以好处,又能够帮助众人生活得很好,这个人怎么样?可以说他是有仁德的人吗?”
孔子说:“这不仅仅是有仁德,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大概都很难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自己想要事事通达顺畅时,还会帮助别人先做到事事通达顺畅。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去设想他人,就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了。”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广施恩惠,拯救民众。后世“博施济众”这个成语就是由本句精炼而成。在孔子看来,博施济众是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直接体现,也是仁者爱人的至高境界。能做到这一步的人何止是有仁德,那是更高层次的圣人级别了。这不只是要求有仁心,还要有博施的能力,这一点,孔子历来尊崇的尧舜思想境界达到了,却缺乏相应的实力来支撑。而众何其多,恐怕真正除了梦想中的桃花渊,能做到此的人是不可能存在的。
关于“仁”,孔子对不同人不同时期曾经有不同的论述,颜渊问仁,他对曰,“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他回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张问仁,他解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攀迟问仁,他最简洁,“爱人。”或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它似乎有着千般面孔,难以琢磨。在这里,他综合诸般言论,总结仁为爱人为核心,包含了忠信恭孝等内容,而仁的行事标准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
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首先自己要优秀,有卓绝的才能,如此才能去带领别人,帮助别人。自己能够事事如意的基础上也帮助他人达到这样的目的,感觉是个大同社会的存在。仁者通过帮助他人来成就自己,通过解决他人的问题才提高自己。如果全社会都能推行这样的仁义道德,那么,更进一步的博施济众才是有望实现的。
刚入职这家单位时,要求人人每日颂读的七大纲领中就有一条,“先成人后达己”,以为合伙人创造更多价值为理念,将帮助客户成功做为核心的价值观,原来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通过成就别人来成就自己,可见现代企业中虽然以经济利益为主体,但遵循理念还是很传统,努力向仁者思想靠近的。
既然仁人这么难得,标准这么高,一种理想的完美的人格体现,孔子自身也不承认自己是仁者的。无怪乎孔子在孟武伯问询子路、冉有、公孙赤是否为仁时,他含糊其词,“不知其仁也。”我不说否定的词语打击众人,但是真理你们自己琢磨。
那么孔门弟子中有这样的仁者吗?还是有两位得意弟子,在精神境界和情感的表达上达到如此高度而称仁的。一位是冉雍,书中记载有“雍也仁而不佞。”还有一位是早逝的颜回,孔子曾经说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是对两个弟子的高度盛赞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