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之履(18):德国人的规则

心理之履(18):德国人的规则

作者: 李克富 | 来源:发表于2019-10-31 14:52 被阅读0次
心理之履(18):德国人的规则

昨天到达柏林,入住的民宿与以往不同,就是一个地道的德国人正在住着的家。在途中,我们被提醒房屋的主人有很多规则或苛刻,比如进门必须脱鞋,拉杆箱不能在地板上拖动这类。当时我想,这算什么呀?难道我们付了费买的不是住宿而是约束吗!

心理之履(18):德国人的规则

像所有欧洲的非现代居家一样,这家也没有电梯。在六楼,每层又太高,提着行李上去累得腿酸手麻。主人不在家,门口迎接我们的是其父母,那份热情瞬间将我们融化,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其实进门才知道主人的要求并不过分,而是室内的装修和陈设所必需的。关于这一点,如果换做自己家,也是会这样要求的客人的,只是我们说话不那么直接或者不好意思罢了。

心理之履(18):德国人的规则

主人的父母又补充了一些规则,说的时候加入了详细的解释,因此听起来是温暖的。比如,因为卫生间铺的是地板(而不是地砖),泡浴时一定要在浴缸前铺一条毛巾,及时擦干净地面的水。

心理之履(18):德国人的规则

待到家里只剩下我们一行五人,大家仔细参观每个房间时,我发现都有些蹑手蹑脚了。这大概就是规则意识,或者意识到了规则之下的行为吧?

心理之履(18):德国人的规则

把规则说在前边,大家都按规则做事,据说这是德国人的风格。心理学的阿龙森效应提示:对别人的要求,“先严后松”要“比先松后严”,会让人更舒服一些。

其实,这就是我们的那句老话:先小人,后君子。只是,我们由于爱面子,总是反着操作:见面时客客气气,一副大度无边的样子,待发现对方不尽如人意就变成了背后的诋毁或辱骂。

如若对方知道,情何以堪啊!

心理之履(18):德国人的规则

作为心理工作者,我猜测它的心理动因:讲规则者,先预设某些人是不懂规则的,因此要给所有人讲规则在前;而不讲规则者,则预设所有人都是懂规则的,因此没必要给某些人讲规则。如果深入挖掘一下,其文化根源昭然若揭:西方人的人性观是人性恶,人人生而有原罪;中国人的人性观是人性善,即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的。

相关文章

  • 心理之履(18):德国人的规则

    昨天到达柏林,入住的民宿与以往不同,就是一个地道的德国人正在住着的家。在途中,我们被提醒房屋的主人有很多规则或苛刻...

  • 心理之履(20):汗颜!

    今天即将离开柏林前往汉堡。回顾昨天,总甩不掉两个字:汗颜。 上午在KaDeWe购物,一楼即是奢侈品专柜,那么多的名...

  • 仿《芣苢 》·闲情

    碎碎丝履,红颜补之, 碎碎丝履,红颜绣之, 碎碎丝履,红颜服之, 碎碎丝履,红颜浣之, 碎碎丝履,红颜施之,

  • 心理之履(16):外国的马桶

    先上一张图,大家看看这就是在奥地利我们住法国酒店的马桶。 大家是否发现,它和我们家的有什么不同? 对,咱家的马桶水...

  • 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素履之往》书评 “素...

  • 心理之履(3):学西餐之礼仪

    按照这次访学计划,接待方昨晩给我们讲了一堂课叫西餐礼仪。讲者Momme先生全程用中文,夹杂着德语和英语,生动有趣。...

  • 基础心理学普及

    好,故事开始了。 一个叫Ebbinghaus的德国人曾经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18...

  • 心理之履(8):奥地利的农村

    昨天从维也纳开车到沃尔夫冈用了三个半小时,沿途被美景吸引,总驻足拍照留念。只可惜照片都拍虚了。 如果把奥地利的农民...

  • 心理之履(6):外国孩子的哭声

    在维也纳的广场闲逛时,突然传来一阵孩子的哭声。孩子在摇篮车里看不见,只能根据其父母断定这是个外国孩子。 有人感慨:...

  • 心理之履(2):参观心理咨询室

    按照昨晚的预约,上午到汉娜博士的心理咨询室参观交流。时间是一小时。 尽管是第一次走进国外的心理咨询室,但从进门就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之履(18):德国人的规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lt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