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汉尼拔,纯属于在地图上多看了一眼。
于是像搜索到了新大陆一样,得知它竟然是马克﹒吐温的故乡,得知《汤姆﹒索亚历险记》里的岩洞还在那里,并且汤姆骗其他孩子刷的木板墙也还在,更重要的是,它居然离我们只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
一年前的那个周末,我们决定去看看汉尼拔,找找汤姆这个皮孩子的影子。 由于不是旅游旺季,来汉尼拔的游客并不多。看攻略介绍说,暑假的时候这里热闹非凡,全国各地选拨出来的中小学生们会来汉尼拔参加汤姆﹒索亚知识竞赛。可以想象,美国人平常就那么把孩子当回事,暑假的时候,孩子们一定是这里当仁不让的主角儿。
我们先到了马克﹒吐温岩洞。
摄影 suiguiyun岩洞的讲解员,把游客们汇集到游客中心,边播放视频,边讲解了一下岩洞的发现经过,内部的结构,以及《汤姆﹒索亚历险记》里记载的一些场景的位置。
随后,我们跟着她进入山洞。山洞里漆黑一片,讲解员走到一个位置,打开一串灯;讲解完,关灯;再走到下一个位置,打开另一串灯,继续讲解。在黑漆漆的岩洞里,我们屏住呼吸,听着蝙蝠飞过,看着某块石头,想象着小说里的乔是如何饿死在上面。一阵阵后背发凉。
摄影 suiguiyun离开岩洞,到了位于汉尼拔市区的马克﹒吐温博物馆。
博物馆不大,里面陈列着的雕塑及物品,显示出马克﹒吐温曾经从事过的职业:排字工、领航员、新闻记者、作家。其中,马克﹒吐温拿着笔写字的半身雕塑最为传神,典型的大胡子、大背头造型。站在博物馆的窗户前,能够看到不远处的密西西比河。河面很宽,也很平静,上面还停着两艘二层的游船,正有游客从船上走下来。
摄影 suiguiyun 摄影 suiguiyun博物馆的不远处,是马克﹒吐温的故居。那是一栋白色的木屋,立在秋日柔和的阳光里。姨妈让汤姆刷的木板墙,作为经典场景保留了下来。墙旁边放着桶和刷子,我们也和别人一样拿起刷子刷两下。哈哈,看来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皮孩子。
摄影 suiguiyun进屋,屋内的摆设仍保持汤姆时代的样子。马克﹒吐温自传里或者小说里的一段段文字,配上照片贴在墙上,或者立在马克﹒吐温的雕像旁边。 上楼,在二楼的窗户旁边,放着一个纸板少年造型,扶在窗户上,代表着在夜黑风高的时候,汤姆就是从那个窗户偷偷爬出去的。
摄影 suiguiyun马克﹒吐温家对面是一个小女孩的家,那个小女孩就是小说里汤姆的第一个小甜心贝基。房子不大,窗明几净,看着眼前的老屋,脑补一下当年汤姆如何洋相百出地吸引贝基注意的样子,真同情那个十多岁的少年。
摄影 suiguiyun离开马克﹒吐温故居,左转,顺着马路走到尽头,看到两个少年的雕塑立在一个石头垒砌的高台上,那就是汤姆和他的朋友哈克贝利了。他们卷着裤管、光着脚丫,扛着锄头,站在高处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这两位应该没有想到,他们当时干的那些不着调的事,多年后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甚至被皮孩子们效仿。
摄影 suiguiyun在汤姆与哈克贝利的雕像处右转,走不远,穿过一条火车轨道,就是密西西比河的码头了。在水上运输发达的年代,那里曾经一片繁荣。码头不远处有一个小岛,不知道是不是当年汤姆等人乘木筏登上过的。由于天色已晚,我们没有乘船去看。那个岛,一片茂密,想必风景也会不差。
摄影 suiguiyun一年后,找来《马克﹒吐温自传》看,里面记录了马克﹒吐温在汉尼拔生活的一些细节。从他的一生经历来看,汉尼拔的生活,是马克﹒吐温快乐生活的重要部分。在他成年以后,被出版商骗、儿女早亡,各种投资失败,晚年出现悲观厌世的情绪,也不奇怪。所以,汉尼拔对于《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产生、对于马克﹒吐温式幽默的形成,起到绝对的正向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