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理解2

阅读——理解2

作者: 星落凡尘007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06:22 被阅读55次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从而可能改变命运。

    阅读的意义——阅读既是文明的载体,也是一种享受,一种财富,让人终身受益书籍和阅读是文明的主要载体,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传承和发扬历史文明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阅读书籍无疑是传承文明最好的途径。古今中外圣贤辈出,他们的身影虽都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但他们思想的精华却留在了一篇篇不朽的著作当中。这些著作犹如天空中一颗颗灿烂的星,等待着我们去与之共鸣,引其智慧的光来给予我们洗礼,照耀我们前进。阅读前贤们的著作,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总是让我们由衷的敬佩,他们远大的人生追求总是让我们热血沸腾。不知不觉之间就将其视为了自己的榜样,发自肺腑的想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光荣的传统和光辉的智慧。从这些智慧里我们深受启发,启发我们不断的去进行思考与实践,在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的错误与不足会逐渐得到修正与弥补,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

    阅读教学的意义:

    1、前一段时间,我在《小学语文教师》上看到李振村先生写的一篇文章《语言这棵树》,在这篇文章中李振村先生说了这样一个事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我陷入了深深地反思:

    文中说他在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结识了一位中国留学生。这个留学生15岁赴美,高中、本科、硕士、博士,14年光阴,一路读下来,英语之流畅自不待言,就连土生土长的老美,也很难辨别他语言中细微的差异。他的母语却出了些问题。作者与他闲聊,说到国内泛滥的“山寨”文化,说到国内很多年轻人都成了房奴,那个留学生大惑,连连追问:山寨是什么?房奴是什么?这令作者很惊讶,我们挂在嘴边的很多日常词语,这位博士皆茫然无所知;而他,也时常找不到恰切的汉语词汇来准确表情达意,只好用英语词汇来代替。

    想想看:15年的母语熏陶和滋养,居然抵不过14年的后天学习?正如作者所说,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而这个留学生的语言生命基本停留在了14年前的时空状态,对新的语汇、新的表达方式自然感到陌生。母语之树,虽依然深植在他的生命力,但因为切断了与母语大地的联系,吸纳不到鲜活的营养,这棵树虽然还活着,但停滞了生长,成了侏儒。

    随即,作者说到他曾读过杨振宁等著名华裔科学家用中文写的文章,无不语言典雅、文采斐然。这些大家,也是少年留洋,主要的生命光阴在异域度过,为什么他们的母语之树能保持枝繁叶茂呢?回想他们的成长经历,不难发现:这些老一辈人物,在童少年时期接受的是传统教育,饱读经典,汉语言的精华篇章无不烂熟于心——杨振宁在美国生活了四十多年之后,依然能够熟练背诵700多篇古典诗文。这些经典,是汉语言的源头,是汉语言最深层的沃土。一个人,在生命的初期,母语之树的根就伸到了源头,扎到了最深厚肥沃的土壤里,这棵树,和母语大地就有了无法分割的联系,无论岁月和异域文化如何淘洗,只要有哪怕一缕阳光照耀,它就能够自我呼吸,自我生长。

    说到这,不知大家作何感想,想那位博士,他在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所打下的母语根基,是什么样子的呢?就是我们今天依然在为中小学生所进行着的语文教育。这棵母语之树,扎根在一片贫瘠的土地里,于是,连短短14年的隔离都无法承受,就过早地萎缩和侏儒了。

    2、前一段日子,我们区对全区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质量测试,先不说有些学校测试的语文成绩如何。就单单说说作文,作文的内容是写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人,写人的文章应该是习作体裁中最简单的了,从学生初接触作文起,就写人,六年级了,不说驾轻就熟,写的生动形象,最基本的也应该写成一篇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的文章吧。可是,评作文的时候,却发现,有一些孩子,根本就不会写,篇幅短不说,文意不通,东一下,西一下,不知在说些什么。有人告诉我,那是乡小的卷子。城市也好,乡村也好,终归是我们的学生,是未来要成为建设者的人。面对这样的试卷,让人真的感到很痛心,六年的小学学习,一千多个日子,竟不能把一个人写清楚。要知道,这是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啊!

    由此不由得又想到了一些现象——

    现象一:语文课1个月、2个月不上,学生原来是优等生的还是优等生,原来差的还是差的;

    现象二:语文课上懒于思考,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生经常可以看到,甚至于一些学生把上语文课当成了偷懒的场所;

    现象三:上课外课时当语文课与其他课发生冲突的时候,舍弃语文课。原因很简单,在家长的心里感觉语文课一节不学,十节不学,知识落的也不多。仔细反思,不是语文的知识系统的衔接性不强,而是作为教者的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目标出现了偏差。

    面对以上种种,我想,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是不是应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语文教学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

    2、作为五大领域中比重最大,几乎占据着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阅读教学又应该教给孩子什么?

    3、是不是所有文体的文章都是一样的阅读方法,应不应该区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理解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om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