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棉中裹铁”苏轼《寒食帖》欣赏

“棉中裹铁”苏轼《寒食帖》欣赏

作者: 人人都是写作者 | 来源:发表于2020-01-07 20:37 被阅读0次
    “棉中裹铁”苏轼《寒食帖》欣赏

            回忆2019年9月自治区举行的语文素养大赛,三个小时文化素养题目仍历历在目,内容包括文学、史学、哲学、美学、文化学,涉猎范围之广,出题形式之多样,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即新鲜刺激,又极具挑战性,让人为之一振,欲罢不能,然而赛后更多的是汗颜,有多少题目空白、瞎猜、硬凑,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所有的反思都让我们唏嘘不已。语文教师的素养能力是我们的硬功,打铁还需自身硬,除了每天日常教学工作之外,是该练练了。

            大赛本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第三中学语文组在组长李小霖老师的带领下,将素养大赛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进行了重组,将其分解、渗透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形成本学期新的教研模块。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就是碑帖欣赏模块之苏轼《寒食帖》。

            中国汉字是有生命的,从甲骨文开始,它就在不断生长、成熟,最终呈现出艺术之美,不同于国外的文字,只是客观记录的一种符号。中国的书法和国外的绘画一样都属于艺术范畴,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笔墨纸砚,所呈现出来的字形风格各成一体,继而形成经典的柳体、颜体、瘦金体……每一个汉字,每一种书法体都承载了书写者的传奇人生,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延续了文化历史的发展。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寒食帖》,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行书追求书写即兴,不受控制的情感流露,三大行书给我们展现的是三种人生境界,传达出最真实的自我,在中国文化史中各领风骚数百年。

    “棉中裹铁”苏轼《寒食帖》欣赏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魏晋时期雅士才俊的潇洒风骨。公元353年农历3月3日,是古代传统民俗修禊节,即古人在这天会在水边沐浴,除灾祈福。浙江绍兴的会稽山阴,宾客雅集在此,饮酒作诗,其中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将众人的所作的诗篇赋辑为一集,并作序一篇,洋洋洒洒三百多字,行云流水般的骈文,朗朗上口。现代人心浮气躁,很难安静地去看一看身边云的流动,听一听耳边风的轻吟,品一品杯盏香茗的润泽。他用审美的感知,微醺的醉态,仰观宇宙,俯察品类,达到一种现代人所追寻的曲水流觞的人生境界。王羲之对书法驾驭自如,字形潇洒俊逸,形态不一,大有曹植“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诗句之美。

    “棉中裹铁”苏轼《寒食帖》欣赏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大唐王朝贤达正臣的铮铮铁骨。唐朝玄宗后期,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个节度使造反叛乱,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至父子二人相继遇害,取义成仁。颜真卿闻讯后悲愤之余,挥笔写下这篇悼念侄儿颜季明的祭文。面对颜氏家族一门忠烈,颜公一生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正如他所创立的“颜体”一样刚正不阿,大义凛然。这篇歪歪扭扭、涂涂改改的祭文,融入了家书最真实自然的情感,每一个字的行笔运气,轻重大小,都能感受到颜真卿心情的起伏变化,有悲愤、心疼、悲哀,且到书不成字的地步。亲情穿越千年,情到浓处方为真!

            书法艺术到宋代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宋人写字,书写心情,成为一种最美的艺术表现,出现宋代四大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即苏轼的《寒食帖》、黄庭坚的《松风阁》、米芾的《蜀素帖》、蔡襄的《元蒙帖》。不同于唐代的书法,是工工整整的楷书,或是极端表现的狂草,宋人书法尚意,意到笔不到,写字潇洒,他们强调的是真性情。苏轼的《寒食帖》体现的是华夏文人凤凰涅槃后的旷达奔放。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 1082年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公元1079年,苏轼被小人诬告说他对皇帝不敬,关到监牢100多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对文人的迫害、文字狱——“乌台诗案”,后来苏轼被贬到黄州,朋友们都不敢去看他,这是他一生中最苦、最倒霉的时候,心情最郁闷、最沮丧的时候。1082年,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译文: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经度过三次寒食节了。每年都惋惜春天残落,却无奈春光离去并不需要人的悼惜。今年的春雨绵绵不绝,接连两个月如同秋天萧瑟的春寒,天气令人郁闷。在病卧中听说海棠花谢了,雨后凋落的花瓣在污泥上显得残红狼藉。美丽的花经过雨水摧残凋谢,就像是被有力者在半夜背负而去,叫人无力可施。这和患病的少年,病后起来头发已经衰白,又有何异呢?

            春天江水高涨将要浸入门内,雨势袭来没有停止的迹象,小屋子像一叶渔舟,飘流在苍茫烟水中,厨房里空荡荡的,只好煮些寒菜,在破灶里用湿芦苇烧着,本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时候,看见乌鸦衔着纸钱,才想到今天是寒食节。想回去报效朝廷,无奈国君门深九重,可望而不可及;想回故乡,但是祖坟却远隔万里,本来也想学阮籍作途穷之哭,但心却如死灰不能复燃。

    一、读懂诗文 感慨人生

          苏东坡的诗平易近人,很少故意卖弄典故,而是直接抒发他的心情。春天本应繁花似锦,无奈连绵下雨,花和叶都在凋零。观此景,心情亦如斯,经历牢狱之灾,落难时朋友疏远,苏轼内心非常孤独,他觉得生命里面有过最美的青春,可是现在春天就要过去了,他很惋惜却没有用,感伤生命就是这样,时间慢慢过去,勉强也留不住,春天过得像秋天般萧瑟、凄凉。

          “泥污燕支雪”,海棠花的原生种在四川,这是故乡最美的花,花在雨中凋落,掉进泥里被弄脏。这就如苏轼说自己,他是四川大才子,年轻时意气风发,他有很美的生命,但现在关过监牢,被污染弄脏,就犹如这掉入泥中燕支红和雪白的残花。

            “暗中偷负去”借用庄子典故,时间像小偷,偷偷摸摸把你的生命都偷走了,苏轼感到不知不觉二十年、三十年就这样过去了。苏轼对生命是很乐观的,但遭遇“乌台诗案”之后,镜中窥见40多岁的自己,头发已然变白。“病少年”,恍惚以为自己还是二十多岁的少年,病起头白,一个“病”字,不是真的生病,而是形容这次落难,这是人生中的一次大难。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这句诗中重点强调的是“空、寒、破、湿”四个字。生命是不完美得,但在绝望当中,应该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清明节四处烧纸钱,纸灰飘落,这是何其荒凉的画面。“衔纸”两个字很尖锐,“君门深九重,”他想要见皇帝说他没有做错事,然而皇帝的门一层层关起来,终不得见。他想回家祭扫坟墓,其父的坟在四川,远在万里之遥。尽忠无门,尽孝无门,此时苏轼只能学晋朝的阮籍,路走到绝望之处,穷途而哭,可是我的生命变成死掉的灰,悲痛至极。

    二、赏析书法 彻悟生命

          苏轼用笔表面看起来随意、绵软,然而刚硬就在里面,像棉花包着铁,其书法特点是“棉中裹铁”。苏轼性格耿介,讲究风节操守,他看不惯的东西会批评,这种个性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到自己。然而经过一个大的灾难以后,苏轼懂得跟人怎么相处,有个性,也有圆融,这是他领悟人生的第二个阶段。

    1、“花泥”: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凋零掉下来变成泥土,呵护花下一次的生长,苏轼用笔细致,用笔的牵丝把两个字牵在一起,恰如泪痕在流动。“花泥”是生命里的一种领悟,你是一朵美丽的花,但美丽的花都会变成泥土,泥土看起来很脏很谦卑,可是泥土是真正给予花养分的。年轻时是花,现在回来做泥土,是一个很大的生命领悟。有人说苏轼的字很丑,他也自嘲说是石压蛤蟆体,他认为丑是另外一种对生命的认知,生命的庄严。

    2、“病起”:

            放大字体,我们可以看到书法家用笔的习惯,“病起”两字之间有牵丝、飞白相牵连,承接转合,自然而不失力度,极具美感,体现宋人尚意,写字随性的特点。

    3、“苦雨”:

            苏轼写字不悬腕,而是胳膊肘在桌上,有人认为苏轼如此坐姿,其笔势不够有力。“雨”字从横到顿,再下来,肩架讲究,十分刚硬,不故意做作。苏轼年轻时用力过度,后来受伤很厉害,所以到四十几岁时,他放弃这种刚硬,用很柔软的方法过生命。

    4、“小”屋如渔舟:

            诗稿中“小”字,苏轼错写成“雨”字,然而苏轼写字不刻意做作,写错就写错了,他用四点把“雨”字点掉,他就是要把生命中错误的东西给你看,因为生命本就是不完美的。

    5、“破灶”、“衔纸”:

          “破灶”用毛笔的笔根去书写,“衔纸”用的是笔尖,苏轼中年书法的变化,有柔软有坚硬,有朴拙有华美,变化最大,字体变调,亦是生命在起伏顿挫。常人书写笔锋需悬腕,而苏轼用力时拉得很紧,像一把刀,尽量用棉花把尖锐包起来,尽量不透露出他的悲痛、抗议,对时代的不满,他用圆融的方法处理生命。苏轼是大才子,年轻时科考名动京师,为“百年第一”,而此次大难之后,他“自喜渐不为人识”,从名人变成不成名的人,“破”字写得笨拙,他要回来做笨拙的人,这是哲学上的领悟。

    三、黄州诗文 词风豪放

            苏轼处身于政治逆境之中,他善于以庄子和佛家的思想自我派遣,能够以顺处逆、以理化情、胸怀开阔、气量恢弘,因而形成豪爽开朗的性格、达观积极的人生观和超脱旷达的处世哲学。44岁后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这五年,是苏轼诗词创作的高峰期,黄州词有五十多首。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诗人借咏孤鸿表露了不为世人所知的寂寞,诗中能够看到幽人独来独往的,只有那缥缈的孤鸿,它时时受惊,无人理解,拣尽寒枝,不肯栖宿,只能寂寞地在沙洲上漂游,这处境正是苏轼内心不安、孤独、高傲、自甘寂寞、蔑视流俗的写照。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被贬黄州已两年余,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派遣情绪,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感触良多,写下此词。此词气势奔腾雄浑,由长江的滚滚东流联想到时间永无止息的流逝,历史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但他们所建丰功伟业的遗迹与壮丽的江山同在。追想古代英杰,难免产生自身功业无成的失意之情,“人生如梦”,化解个人牢骚,自己是个渺小人物,既然只有江水和明月是永恒存在的,就在这大自然中消解这历史的感慨吧。诗歌上下古今,目接神游,将眼前景物与古代的人事融合,渴望功业的积极精神和虚无失落的人生感慨融合,豪迈的气概与超旷的情趣融合,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被誉为“古今绝唱”。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这首词将浓厚的人情味和人生哲理交织在一起,写途中遇雨之事,能从这一寻常事件中见出他平生的修养和善处人生的哲学,在风雨声中吟啸徐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可见诗人在人生道路上履险如夷,不为风雨所担忧的坦然和坚定。身处风雨之中既不觉风雨相扰,雨过之后也不为晴喜,这就使人联想到苏轼在政治上所走过的虽是一条风风雨雨,阴晴无常的道路,但他能以乐忧两忘,心平气和的旷达态度泰然处之,晴雨变化也就自然置之度外了。一首遇雨的小词,却通过苏轼对自然风雨的太多概括了他一生对待政治风波的哲学。

          苏轼的书法之所以排在宋朝第一名,就因为他对生命的彻悟。他在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当中,仍保持豁达坦然的态度,他的字棉里裹铁,既有自己的个性含而不露,又在历经磨难中收起了锋芒,没有太多的花俏,看似有些呆板的字,容纳的是人生的智慧。他的书法与排名第三的米芾形成对比,米芾是个“疯狂”的艺术家,才华横溢,个性张扬,四十五年《蜀素帖》只为等到他,体现了老一辈书法者的谦卑和新一辈的自信。黄庭坚是苏轼的追随者,那份对好友人品的绝对信任,让我们感动。我们再去看书法的特点,诗人起笔、运笔、收笔的顿挫,似乎每一个字都有它独特的魅力,诉说着诗人的每一个传奇。书法作品就是一个时代的浓缩,一个人精神品质的传承。

        有人说苏轼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确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棉中裹铁”苏轼《寒食帖》欣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pd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