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汉初的主要争斗

汉初的主要争斗

作者: 孙琛沣 | 来源:发表于2018-08-31 23:02 被阅读0次

虽然一直以来古代社会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但事实上这种政治体制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到根深蒂固的演化过程。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主形式,汉初皇权并非是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力量,在行政上与皇权相对立的政府所拥有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皇权。汉初皇帝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入手与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夺权斗争。直到汉武帝时期,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上,汉武帝开始直接介入政府日常事务的管理中,皇权的地位也随之开始超越政府权力,成为统治的绝对核心。

一,政治

相对于秦始皇确立的绝对专制皇权而言,汉初皇权是一种“共天下”理念支配之下的有限皇权。从实质上看,刘邦登上皇帝位,不过是霸业政治的达成,是以汉为盟主,以各诸侯王国为同盟的反楚联盟的胜利宣言。天下乃是刘氏与刘邦集团的所有成员共同打下的,共同所有的,当然应该共同公平地分配天下。 因此,汉初皇帝为了保证刘氏皇室独享王位权力,在政治上就采取以下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1、重新确立皇帝制度。

2、加强中朝官的权力,削弱相权。

二,经济

先秦的时候,政府很少干预经济事务,正如《击壤歌》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古诗源》)。可是,在一元制体制之下,政府极力掌握经济大权,甚至强行干预人民对产业的选择。譬如秦始皇于琅玡刻石云,“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顾名思义就是要重农抑商。同时,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和对商业的漠视,政府政策制度的制定者们将当时收入的最大宗田赋交到大司农手中,作为政府机构运作的经费来源;而将山泽池林之利的盐铁等收入交付到少府手中,以维持皇宫日常开销。

1、轻徭薄赋

2、盐铁专营

三、思想文化

汉初皇帝为了捍卫自己的统治地位,除了杀戮等残忍手段之外, 还以温情脉脉的权术手段谋求忠诚。突出的事例是推行感恩孝亲制度,以孝劝忠;倡导黄老之学,无为而治。

1、推行感恩孝亲制度,以孝劝忠

2、倡导黄老之学,无为而治

黄老之学指的是道家学说中的两派,即黄帝和老子,包括修身和治国两个方面,其基础是早期的道家理论,同时又兼采儒家、法家、墨家等各家学说,可以说具有兼采众家的特点。其主要思想是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而动”,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因此,它成为了汉初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汉初统治者与以丞相为首的政府机构进行的一系列夺权斗争,最终以刘氏皇室大获全胜告终,成为统治的绝对核心,也为刘氏后人统治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 汉初的主要争斗

    虽然一直以来古代社会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但事实上这种政治体制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到根深蒂固的演化过程。作为中...

  • 历史转折09:无争育圣——母仪天下的薄夫人 上

    “历史转折瞬间”系列之薄夫人 【转折之解】汉初风云诡谲,后宫前朝争斗不休,飘摇朝中,唯有一妃得保其名节,谁都未曾料...

  • 汉纪 汉初纪

    公元前206年,刘邦称汉高帝,国号汉,推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汉之北郡,围北,至冬尤寒,故其地灵物善用冰雪霜寒。围...

  • 先秦文学对生活的影响之《诗经》

    汉本1604 张甜1601424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主要收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作品,范围主要...

  • 汉初官制

    汉承秦制,在中央则三公九卿,在地方则经历了由郡国并行到单一郡县的演变,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系。 中央政府的三...

  • 《三国演义》之《朝内大乱》读后感

    《朝内大乱》主要讲了在灵帝去世以后,朝堂上下对权力进行争斗的故事,这场权力的争斗,董卓最终取得了胜利。 ...

  • 2023.2.13

    情人节《资治通鉴启示录》汉纪第二节:“郡国并行”背后:汉初政治生态分析!“郡国并行”即封国与郡县并行!如何评价汉初...

  • 铁与石的交锋

    纪录片《历史的拐点》第二集为《汉匈之争》。汉匈之争,是一场铁与石的交锋,留下了刀剑的寒光和历史的血泪。 争斗的本质...

  • 汉初兴耀

    汉朝局面的形成,使国家变得繁饶昌盛,变得天下太平。从汉高祖的“休养生息”,到汉文帝、汉景帝的“文景之治”,之后...

  • 第三十六篇·汁邡侯所属·车骑将军·任侯·张越

    任县,为古地名,在汉时属钜鹿郡,汉初被汉高帝刘邦划为任侯国。 而任侯国的第一任国主,便是汉初车骑将军张越。 以骑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初的主要争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pj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