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时候,按照长辈们的说法,当别人问你多大了,你要回答的是你过完生日后的一岁。比如你过完10岁生日以后,你就要开始说自己11岁了。我也不清楚这算哪门子习俗,但在20岁以前,我一直是这样说自己的年龄,并没觉得有何不妥。大概是因为小时候总期待快快长大,这样就可以获得应有的自由与开阔,所以乐意告诉别人这种“虚岁”年纪。
去年过了20岁生日后,突然介意起来该怎样告诉别人自己的年龄,很自然的说我今年20岁。这里面的小心思在于,我开始明白年轻是人生资本,20岁意味着已经过完的十几岁的结束,是二十多岁的开始,所以弥足珍贵。除此之外,我对那个二十多岁的结尾“三十而立”有着强烈的敬畏之心,以至于在这个起点上迟迟不愿踏过,惜岁如金。可毕竟,时不我待,终究还是已经过去。
不太愿意去谈过去一年生活的好与不好,或者说总结个什么人生道理,然后踌躇满志,大作规划地告诉自己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因为自打有意识以来,每年都这么干过,用处只是似有若无。只能说过得好与不好都是宝贵经历,不必过多执念。道理好像也懂了不少,没来得及细细琢磨就忘却天边。如果真的应该去说点20岁的中心思想什么的,只能说算得上实在和平常。没有什么大风大浪,倒也不曾缺失波折,遗憾或许有,无能为力之后,只好唱一句就让往事都随风。
即便不愿承认,终归还是一脚踏离20,走入21岁。21岁意味着过渡与转折,将慢慢失去不舍的童真和青春,也许会想到过了这一年就临近毕业,又或是即将到了可以婚配的年纪,不免有些慌神。也许这就是岁月的残酷,因为前人之述大多都是讲的焦虑与迷茫,所以还未开始经历都已经战战兢兢。可是,即便如此,我还是愿意说要有朴素生活,遥远梦想,即便前方天寒地冻,路遥马亡。因为我知道,21岁的时光,本就该如此。
如今已是21岁,该赋予它怎样的意义?不如真挚的过着。“真挚”是我能想到最好的一个词,该怎样去阐释?大概就是能够足够坦诚和真实面对一切吧。因为深知故作是比真实更容易的生活状态,所以真挚难能可贵,足以成为接下来一个年纪的追求。
我知道年岁总是无形中倏忽而逝,所以感叹时光如水,岁月如梭。对于年轻二字无比珍重, 想要物超所值,于是给了未来某些设想。依旧是要喜欢热闹也热衷平常,能够为生活中的小事而喜笑颜开那是最好不过。学着不再抗拒孤独,而去拥抱这种独有的时光,说不定也是在给自己找些灵感迸发的机会,毕竟,闲得慌才会让人有心思拾掇拾掇累赘的生活,找到更多的乐趣。试着向每个人都学些道理,在真正运用于生活之后能够内化于心,外现于形,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让自己能够自信地屹立人群。也许想象是总是过于美好,但谁又不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呢?21岁,坦然面对,请真挚地过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