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毕业十年,回顾自己在大学时候的心态,虽然现在的境况并没有好很多,但是确实少了很多焦虑和不安。达到这样的心态,我走了十年,未来仍需要继续修炼。
这十年,我突破了一些旧有的、保守的理念,这些一部分来自于自己的原生家庭,也有一些是自己读书时期并没有自我教育、自我革新的部分。而这些东西,我希望分享出来,早一点领会,或者告诉十几年前在大学迷茫慌张的自己,拍拍她的肩膀,说,不要怕。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女,农村家庭,有一个弟弟。
几句背景出来,有一点社会阅历的人大概就会get,啊,贫困,重男轻女。
其实在读书时期我是并没有这种感觉的,因为毕竟父母也并无影响我顺利求学,家中对待也并无差别。
然而,传统旧思想仍旧会渗入到自己的一些观念里。
1、作为子女的价值感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仅仅出现在这一类的家庭中,上网也时不时会看到,父母对子女的回报的要求,陪伴他们的要求,等等。虽然其实我的父母并未表达对我这些要求,但是从小时候表现出成绩优异开始,周边“热心”的邻居便会用传统观念告诉你,“你长大了要帮你弟弟哦”。这句话并不完整,因此导致了错误,错在对我本身这个人的价值灭失。
首先,一个人认真读书、取得不错的成绩,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情(这也是我妈教我的),是这个人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从成绩优异跳转到帮助弟弟,这里面跳过了过多的东西。先让这个女孩成为她自己,发展好她自己。过早地要求一个孩子帮助另一个孩子,本质上是对父母能力、价值、责任等等的看轻或否定,将父母的责任转嫁到了一个弱小的孩子身上,有些蠢且坏了。
其次,无论是出于孝心和爱,子女都有想早早反馈父母的心,在相对并不富裕的家庭更甚。但是,仍旧如前面所述,子女要先让自己长大,成长为一个大人,成为一个有能力养活自己的人,再有能力照顾别人的人,再来谈对父母物质上的反哺,再有能力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帮助兄弟姐妹。当然,精神上的陪伴和反馈是也可以及时做到的。
在此之前,先让自己好好长大。
2、贫困感与金钱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很困惑,以前会奇怪,明明家中无人重病,为何总是会感觉贫穷。后来知道,这种贫穷感是父母带来的,因为有了和村里其他家庭的比较,相对老实的父母成为了相对贫困的家庭(当然,确实只能收支相抵)。
这种贫穷感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慌张。希望自己早早挣钱(曾经一直想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
等到后来,才发现贫困感其实是可以理性计算的。意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首先,家里负债几何,大概需要多少钱可以过上相对普通平凡的生活。算一算可能就是几十万,而这几十万,在自己工作后,大概用几年时间可以赚取,也是可以大概估算出来的。算出来之后,大概心里就有了一个概念。也会让自己更加放松从容地去学习和成长。
其次,关注保险,配备必要的保险。以前穷的时候还很怕家人生病,而自己会因为在读书没有赚钱而愧疚。必须要夸一下学校后期出的保险,还有国家出台的社保及大病保险等等。保险的一个理念在于对冲风险。而买保险的意义在于用小额金钱增强贫困家庭脆弱的抗风险能力。在有保障之后,也就能够更加安全放心地自我成长和发展。
关于金钱,可以更加理性一些。
先写这么多吧。希望每个人都能突破自我,发展自我,成为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