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
—川端康成《花未眠》
司法部关于2020年法考大纲文件已出,预示着法考临近。笔者撰文将去年备战法考的感想分享给大家。本文分为道篇和术篇。道篇为备考学习的基本原则,术篇为备考学习的具体方法。「道篇作为基本原则予以贯彻,术为具体方法仅做参考不可一概照搬。实践出真知,一切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方为上策。」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冬天的绵羊」。
道篇
No.1「有效性」
能够取得成效的学习才是值得投入的。换言之,错误的学习方法、不适合的授课老师以及不适宜的讲义乃学习路上的绊脚石。备考是一个过程,是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的。如何检讨备考的有效性?有三。
1.记忆的检讨: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强化记忆;2.知识的理解,此处可适用费曼技巧,即将所学知识与伙伴探讨、分享、指导;3.知识的运用:历年真题是最好的战场。先记忆、再理解,后运用,再归纳总结,最后再强化记忆(自己的归纳总结)。若备考过程能够形成此种学习闭环,则无须纠结于各类内部讲义、考前冲刺等“葵花宝典”,吃透一本精讲则可。
No.2「心态」
良好的心态是有效发挥的前提。法学之路无论知识技能、法律素养等水平如何,心态永远排在第一位,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后亦是如此。如何保持好心态,保持好精力、养足精神对此具有促进作用,也是短时间内可以快速掌握。因为只有身体力行,才能淡定自如。毕竟心态无法凭空平衡。对此,参见<时间精力管理>。
No.3「**时间精力管理7+1>8」
从现在起无论还有多少知识点没有掌握,每天都应该抽空跑步半小时。如此不仅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同时可以强化记忆,保持精力。毕竟一年磨一剑,总不能将上战场的力气都拿去磨剑。「备考是个小马拉松,不是生活的全部。」
No.4「最小化单位:7±2法则」
根据认知心理学,人一次性只能记住5-9个组块(学习单位)。故在进行知识点拆分时,应符合认知规律。试举一例:
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1,无权处分人实施了无权处分;2,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3,无权处分人以合理的价格转让;4,转让的标的物进行了公示。如此我们可知:「“善意取得”这一知识点包括了四个构成要件(无权处分、善意、合理价格、公示),然而每个构成要件中又包含诸多知识点」:无权处分:1,处分人欠缺处分权限之地位;2,处分人与受让人之间签订了合同;3,签订该合同符合《民法典》第143条得以生效。受让人善意:1,受让人不知道处分人欠缺处分权;2,受让人对其不知情无重大过失。(物权法解释一)合理价格:根据标的物性质、数量和交易习惯等综合因素判断(《合同法解释二》认为合理价格是在指导价或市场价的30%之间浮动)公示:交付/登记。交付的具体方式有现实交付、指示交付、占有改定、简易交付等。登记的具体方式有设权登记、变更登记等。
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 应将知识点进行拆分。但初学者如果按照上述例子将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全部进行细分,将会有二十多个知识点,一次性加以记忆,则不符合7±2的原则。因此,在知识点尚未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应先将上述四个小知识点(无权处分、受让人善意、合理价格、公示)先加以熟记理解,随后再学习善意取得这个概念。上述四个小知识点,则称“最小化单位”。对于最小化单位知识点,每个人的“量”是不同的,随着知识的积累,最小化单位的“量”会越来越大,到时候直接将善意取得作为最小化单位知识点来加以学习也未觉似囫囵吞枣。
No.5「右脑记忆法」
众所周知,法考所涉及之法律规定不胜枚举,记忆成为法考最大的敌人。在备考过程中尽量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图形、图片、导图等,利用右脑记忆快速构建法律关系模型、记忆对应知识点。「详见术篇」:
术篇
No.1「思维导图」
1.适用范围:任何科目。建议边学习边做,有利于理清思路,一览众山。
2.优点:可以「快速理清一门学科的体系结构,同时配合右脑巩固记忆。」3.操作方法:
(1)思维导图最好「不照搬法考讲义目录,应结合自身知识结构」来予以编排。
(2)思维导图应精简。建议「分级不超过三级,分支内容八个字以内为宜,关键词自己提炼为佳。」
(3)思维导图仅做建立大纲用,「不适合拿来记忆,过大的思维导图犹如蜗牛爬树,只见树木不见深林。」
No.2「法律关系分析图」
1.适用范围:民商法。结合法律关系分析法,在涉及多个主体的情况下运用,可以如鱼得水。
2.优点:理清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具体可以适用于民法(物权变动、动产担保物权竞合、连带保证、债权转让、代位继承等)、商法(股东抽逃出资等)。
3.操作方法:
(1)以人物为主体,以人物之间的法律关系为媒介进行构图。
(2)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予以判断,得出结果。
「作图软件在公众号冬天的绵羊后台回复“术”即可获得。」
No.3「程序图」
1.适用范围:三大诉讼法,可以还原完整的诉讼流程。 2.优点:理清诉讼过程的走向,同样结合右脑记忆可以有效应对枯燥的程序规定和法条规定。3.操作方法:(1)操作量大,备考过程非必要构建完整的诉讼流程图。(2)建议边学边画,必要时可以“拿来”使用。
No.4「表格」
1.适用范围:任何学科,对需要对比记忆的知识点具有奇效(符合记忆规律)2.优点:区分相似知识点的异同,能做到一次性解决两个以上知识点,事半功倍。3.操作方法:(1)辨析相似的知识点。(2)利用软件建立表格,找出两个知识点之间的异同加以区分。
预祝各位法考人都能够顺利过关。
关注我,主观题有惊喜
//End
往期好文
· 将法律运用到生活中
· 冬天的绵羊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