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理想中可成长的心智模式是图中描述的样子,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已有的模式来面对世界,当遇到问题、或者信息的时候,引发我们对于心智模式的修正,从而修正我们面对世界的准则,重新来面对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步步认识这个世界……,这个修正的过程,有时是积极的,比如“见贤思齐”,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都是在对别人的学习中自省和觉察;也有负面的,比如常有人在遭遇变故之后,性情大改,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无间道》中陈道明的台词很经典:“往往都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说这个的意思不是消极,而是宽容,有时我们面对世界的态度是阳光还是黑暗,是取决于我们遇到了什么事情。(举个例子?再尊老爱幼,敢扶倒在街上的老人家么?)
说真的,心智模式大约在20来岁就已经形成了,到底是何日形成的?我们并无察觉,但是大概从我们意识到这件事开始,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模式。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如何看待公平与不公平?如何看待别人的成功?如何看待自己?等等这一系列和自己相处、和别人相处、和世界相处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每个人或许都不相同。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决定我们每天行为的基础。想到日日月月积累的时间之长,那么由于心智模式的不同而造成的人与人的差异自然是——天差地别。
我们每一次对这些问题的审视、思考,重新出发……都是重塑,都是生命reborn的过程。而这,并不容易。
我们总希望能有正确的答案,告诉我们该如何努力,告诉我们该如何成功。如同学生时代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们问题,有人告诉我们答案……可惜的是,这不可能!
每日精进对不对,当然对,每天记录进步对不对,当然对,可是看到小偷也有工作计划,这大概说明努力的方向和方式方法也都重要。
比尔盖茨、巴菲特的成功,有人用来作为1万小时努力的例子——在专业领域努力10年,成为行业翘楚,这说明积累和努力是成功的关键。也有人告诉你,别扯了,比尔的老妈是ibm的高管,促成了他第一笔生意,而八岁的巴菲特跟国会议员的父亲去纽交所参观好不好——这明明是说明哪里都是拼爹的。
什么是真相,又如何判断事物之间的联系、逻辑和因果关系——无论如何,这大概是我们学习独立思考的前提技能。
我们的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这让我们是如此不同,各自精彩!愿我们都能在与世界的互动中,找到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