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我所知,骡子是北方很多农村使用的重要牲畜,南方更多用牛。骡子是驴和马的杂交种,它充分体现了两种动物的优势:外表体型力气都像马,而耐力好性子沉稳踏实能干则是继承自驴子的优点。不过也正如大多杂交动物一样,骡子基本是不能生育的,但作为这么多年来农民的好伙伴,它们已经非常普及。
我家就有过好几头骡子。因为我属马,从小又看到在书画里马总是那么意气风发(像《八骏图》,成语万马奔腾、马到成功、一马当先等),所以一直对马有一种特别的好感。而骡子的外形跟马很像,我自然对我家的骡子青睐有加了。常常在父母让我给它填草喂水时盯着它看,这时它也会在吃喝的间隙看我。它的眼睛很大,用大如铜铃来形容并不为过,而且总是充满了神采。我总会忍不住要摸它的头,它就会躲闪,如果我还坚持不懈,它就会放弃吃喝,抬头张开大嘴,露出如麻将大小的牙齿作势咬我,我只好放弃了。过不了一会我又摸它的耳朵,它就像被蚊子叮了一样呼扇着它们。有时候我还会看到它流泪,不知道是眼睛不舒服还是觉得太辛苦的缘故,看着眼泪从它的大眼睛流出会让人觉得心疼。这时我盯着它看,它也会盯着我,不知道它在想些什么。
从记事起,我家一共养过三匹骡子。第一匹很年轻,很精干,全身黑溜溜的,爸爸很喜欢它。可是有次我们全家人参加完婚礼回来,它的腿不知怎么卡在槽里了,等好不容易帮它拿出来时,好像已经骨折了。一个腿骨折的骡子是没法干农活的,我爸就找人把它卖了,后来听说是直接拉往屠宰场了。我爸后来还经常会念叨可惜,说它是一匹好骡子,性子急能干,很难再遇上这么好的了。
第二匹记不太清了,可能性子比较慢,又喜欢偷懒,经常听见我爸边赶着它耕地边骂它,当然也少不了皮鞭抽打。每个农民都会有条鞭子用来抽打牲口,这是让它们听着自己指令干活的必要条件。过了几年,遇到合适的机会,我爸就拿它换了另一匹。
第三匹要比第二匹年纪大点,所以当时村子里的人都说换亏了,包括我妈在内,但看后来我爸对它的态度,他一定不会这样认为。这匹虽然年纪更大,但力气却更大,也更加坚韧肯吃苦。记得秋收时它经常拉着是它体型两倍大的粮食回家,到了很陡的坡前,我爸总是让它停下来先歇一下,然后就冲刺起来,它快步冲上山坡,迈着有力的步伐一步一步踏在地上,发出“咚咚”的声音,坚硬的地上被它踩出一个个的小坑,尘土被蹄子带得向后飞起。这时我们也一定在旁边帮着推车,爸爸和我在两边推着扶手,妈妈在后面推着粮食。到半山坡时冲劲没了,速度慢下来,但绝不能停下来,我们会一起使力,爸爸吆喝着它,它也会继续发力,喘着粗气一步步坚定地迈出去,大家和它一起使出全身的力气爬完这最艰难的一段坡。终于到了坡顶,大家都停下来喘口气,然后继续回家。在平路上它就轻松多了,它也知道要回家了,总是大步流星地赶回去,我和妈在后面追也追不上它。
有时候干农活时会突然下雨,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这时候上坡是最难的,道路泥泞打滑,只能靠骡子强健的蹄子了,它也会打滑,但很快会迈出更加坚实的另一步,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地上。这时候遇到长点的坡可能一口气冲不上去,在半山坡它会停下来,这时候我爸和我会赶忙把提前预备好的石块挡在车轮后面防止车倒下去。有时候它甚至跪下前腿来休息,可能它的力气已经用竭。歇一会儿之后大家再一起发力帮助它走完这最艰难的路程。
经过艰苦甚至是惊心动魄的一天劳累后,到家爸爸总是第一时间先把它从车里脱出来,带它去打滚。这应该是它最喜欢做的事之一了,只见它卧在地上使劲地想要翻到另一边,却怎么也翻不过去,因为它肚子太大了,爸爸把它肚子喂得圆滚滚的,像怀孕了一样,这也正是它无穷力气的来源吧。它在地下翻半天却怎么也翻不过去,只好爬起来另一边再倒在地上使劲地翻着,当然还是徒劳无功的,但它倒很享受,在地下翻够了,扑腾一下站起来,全身一抖,顿时烟尘弥漫。身上的土抖干净了,就回到它的窑洞里等着吃喝然后休息了。它是站着睡觉的,我老在想它的腿不酸吗,可能是它的祖先为了在被别的动物偷袭时可以迅速应对遗传下来的睡姿吧。

就在我常常感叹我们家乡农民的劳作模式几千年了还是犁、牛、车没什么改善时,我们这身处黄土高原山区里不太适合用机械耕种收获的地方也慢慢普及了机械化。有牲口的人家越来越少了,终于在去年的时候,爸爸打电话告诉我,家里的骡子卖了,买了一辆三轮车。我听了一时百感交集,对农民来说机械化效率更高更省人力,当然是好事,对于骡子来说就未必了,它确实可以不用干繁重的农活了,但它的未来在哪?也许有一天这个陪伴帮助了农民这么久的亲密伙伴会退出人类的历史舞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