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本书名再从头回去看,都是一种震撼。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以及群山回唱。在阿富汗广袤的土地上,无数阿富汗人如同书中所写,站在世人面前以一种愁苦、羞涩、庄重的姿态,群山负着重压,穆斯林的祈祷回响。
从第一个故事谈起,横跨岁月的长河,终于在垂老之际相见的兄妹,妹妹不记得往事,哥哥认不出妹妹,只有两个叫帕丽的女人重新填补内心的空缺,每个人的人生总是不完美的,但经历困苦与战乱的阿富汗仍旧会使人动人,当曾经单纯快乐的童年逝去,沉重的现实磨灭一个人灵动(尽管作者突出描写了众多悲惨的经历,但最触动人心的是生不逢时,生不逢地,假如,我是说假如逃离这片压抑的土地,会有多少精彩辉煌的人生),就如同永远讲不完故事的父亲封闭的内心,枯涸的灵感,魔王赐给老父亲最后的礼物是忘记,砍掉一颗老树,就砍掉了曾经的岁月。
那么接下来就是主人与司机的故事。美丽女主人吸引了司机,仿若坠入了她那迷人的世界,传唱的诗歌,不歇的舞会,无袖的长裙,以及高耸的胸脯。他愿意在她身边多待一刻,哪怕献上心脏,只要多一刻。但她还是逃离了阿富汗,去往巴黎,留下一个真挚纯洁的吻和一句谜语“原来一直是你啊”。纳比照顾着中风的男主人,一边等待着来自巴黎那封永远未曾到来的信。从现在来看只是一个求而不得的故事,一个冷漠刻板的男主人,一个浪荡薄情的女主人,一个妄想着不可求的司机,如果没有后来,司机依旧忠心耿耿的照顾男主人,分辨着他在说什么,赶走了觊觎着财富的男仆,然后在一个明媚的早晨,固执的将男主人搬到轮椅上带他重新散步,然后来到湖边用左手继续写生,他们生活在这一栋纯白的豪宅里,当然在某天清扫房间的时候,司机发现了男主人曾经的画作,一直不肯让他看见的画作,原来一直是你啊,他们下过棋子,他教他读书,他们斗过嘴,然后在夜晚依旧道晚安,就算是战乱也未曾打乱他们生活的轨迹,在生命的尽头,他给了他一个吻,而他将他所有全部赠与了她,最后他们葬在一座公墓。
之后有太多人的故事,帕丽和永远找不到终点的妈芒;“毒宫”里单纯的小男孩和归国的难民乌之间友谊,以及最终渐行渐远的身影,不过是一个人选择漠视,屈服于安逸,回归于封闭,一个人难以压抑心中的仇恨;还有马科斯与萨莉亚,流浪者与被毁掉一生的女孩,结识于一场不受欢迎的聚面,相知于一个简易的照相机;还有罗诗、铁木尔……无论是迫于生计、背井离乡、罹患不幸,他们都是阿富汗人,血液里流淌着阿富汗的品格与精神,他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苦与绝境,最终或是定居异乡,或是返回故国,他们的梦境里总是朦胧的显现故土的一角,他们的血脉总是与故土的某些人相同,群山回唱,群山、回唱。
总的来说,胡塞尼的《群山回唱》继承了他先期的语言描述以及群像风格,但是可以说这是作者重回故国经历更多人和事,见到了更多的不幸,所以想将阿富汗人民生活的长卷展现在世人面前。但针对我个人而言,我并不是十分欣赏这种方式,太多的人物以及漫长的时间轴让我在阅读时,很难清晰的理清每个人的经历与人物纠葛,而且群像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人物刻画不够以及人物的出现与消失极其突兀在本文也是存在的。首先阿卜杜拉的父亲萨布尔可以说依旧延续了胡塞尼笔下经典的阿富汗男人与父亲的形象,坚毅,自尊,充满伟大的父爱,他注定苦难悲惨的结局依旧会有很多打动人心的地方,但作者一句四十岁的时候猝死在工地匆匆带过,还有小男孩和乌无疾而终的友谊,并没有交代小男孩和乌在此后各自的方向,只能从最后帕丽的叙述“毒宫”一词中猜想小男孩或许也终于见识了现实的残酷,还有兄弟俩伊克、铁木尔的阿富汗之行,可以说是留白,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但我还是认为这是作品的一些小小缺憾,而且文中几乎每个主人公饱受病痛的折磨或死于病痛,我认为这是作者在回访故国时摘选的一些最触动他的故事,频繁出现的中风、渐冻症、阿兹海默症、癌症脱离了阿富汗的色彩,更加现代化,但难免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毕竟这并不是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
但作者的突破依旧可以看见,他不再单一描写阿富汗人在阿富汗的生活,他将更多的重点落在了阿富汗人是如何重建自己生活与家园,并且不同于前两部的美好憧憬,他切实讲述了移居外国的阿富汗人的生活,重回阿富汗的人面对残破家园的无奈,甚至提到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土地的所属权,毒品的种植,以及泛滥的枪支和猖狂的战犯,也提到了志愿者在这片土地的付出与艰辛,他甚至讲述了不是阿富汗人却与阿富汗人紧紧相连的人的故事,就像整容医生马科斯。群山回唱不再是简单的歌颂阿富汗人的爱与恨,坚毅与忠诚,更多的是人性的选择,但在压抑的背景与烙印之下,无论是怎样的选择都好像充满悲痛,宛若山一般的阿富汗承担了太多命运的压迫,但就像最后阿卜杜拉与帕丽的团聚,阿富汗人仍旧期待着与故乡的重逢,与血脉的呼唤,与未来的美好渴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