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中国当下商业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是绕不开字节跳动、拼多多和美团这三家公司的。
它们的所作所为代表了中国商业世界、尤其是互联网商业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从这三家公司正在做的事,你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未来商业世界“早已发生的未来”。
美团的创始人王兴提出了互联网下半场的概念,并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其实王兴本人的创业生涯也可以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
以2010年为界,在此之前的六七年时间里,他创立过多家公司,其中有“中国的Twitter”之称的饭否(比新浪微博早了两年多),有“中国的Facebook”之称的校内网,在美留学的经历使他有一种与世界同步的视野,使他能得风气之先,自然也在中国开风气之先。
频繁地开始新的项目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他的创业生涯可以描述为——从失败走向失败。这段经历,让他有拥了一个非正式的称号:“中国互联网最苦命的人”。
2010年3月4日,他创立了美团,有不少人不看好他,断言他的这次创业又将陷入“习惯性失败”。
他的创业又好像是故伎重演:C to C——Copy to China,在把Twitter和Facebook拷贝到中国失败后,他又将刚刚火起来的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拷贝到中国来,并且取了一个听起来有点露骨的名字——“美团”。
一直在做同一件事,却期待着不一样的结果,怎么能不习惯性失败?
独特的人有一种独特的看待失败的方式,王兴的失败观概括起来是三句话:
第一,成功和失败首先是显示路径差异的指标——你是选了或遇到了送分题、低分题还是高分题。很多的成功其实是送分题和低分题的成功,如果你为自己的这种小成功偷着乐,那很可能意味着你一辈子都是送分题和低分题的一生;失败的人,尤其是失败的年轻人,不一定意味着他就是一个Loser,很可能表明他遇到或选择了高分题,只是这次没答对。
第二,不能简单地说成功是成功之母,失败往往也可以成为一种“后劲”。很多人经历过一段成功之后往往感觉后劲不足,不是最终败下阵来就是长时间地停滞不前,原因就在于前期的幸运不过是让他免修了很多必修的基础课,越往后走越有可能莫名其妙地掉队。
第三,失败和成功只是“事故”,不是故事,前者是点,后者是线——故事线。而一个点到底意味着什么,取决于它所在的那条线,随着故事线的延长,成功的点反而成了祸根,失败的点反而成了幸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