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与膳食
学会了认两个字:耜(si)和耒(lei),前者是播种的工具,像是尖木棒,后者在木棒的末端有冠,大概就是平土用的。犁大概就是从耒或耜发展出来的。
五谷包括:麻、黍、稷、麦、豆。九谷的说法就是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麦。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玉米传入中国,白薯是明朝万历二十一年,传入中国的。白薯是高产作物,亩产量是稻谷的十余倍,自白薯传入中国以后,人口从明末的1亿人,到乾隆年间猛增到2亿,清末就是四万万人了。
古代的蔬菜有“五菜”:葵、藿、薤、葱、韭,还有蒜头、萝卜、蔓菁、菠菜等,总之吃食不是很丰富就是了。
水果有樱桃、桃、杏、梨、李、枣、栗、山楂、柿子。战国以后还有荔枝、龙眼、枇杷了。说起来,还真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水果好吃一点。
二、酒、茶、糖、烟
原始社会中用葡桃、蜜来酿酒,不用曲,其实葡萄酒的起源也是源于此。
进而,古人又将谷芽——蘖用于酿酒,蘖含有丰富的淀粉酶,可以将淀粉糖化、酒化,再过滤就得到醴酒。这是一种味道淡薄的甜酒。
喝酒的器具,先后有爵、觚、酒樽、杯。中唐是完整的酒具组合有酒注、酒碗、酒盏、酒台子等四种器物构成,喝酒非常讲究。
葡萄酒在汉通西域以后才传入我国,在北方民族建立的辽、金、元各朝中,葡萄酒更为流行。
蒸馏酒到元代以后才从西方传入的,用粮食酒醪蒸馏而成,烈性酒在我国诞世后,遂成了蒸馏酒的天下,依香型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凤香型、兼香型、馥郁香型等。
饮茶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西汉至六朝的粥茶法、第二阶段是唐至元代前期的末茶法、第三阶段是元代后期以来的散茶法。
三、纺织与服装
我国最早采用的纺织原料为葛与麻。葛可以织成很薄的织物,精曰絺,粗曰绤。我国原产的麻有三种:大麻、苎麻、苘麻。苎麻是优良的纺织原料,古代普遍种植的麻推大麻。大麻织物叫布,苎麻织物叫纻,平纹丝织物叫帛。西方古代最常用的麻类是亚麻,我国则到了清代才有亚麻。
丝是自然界的超长纤维,长度可达1000米,只有并丝就成为丝线,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已知养蚕缫丝。
棉花有粗绒棉和细绒棉两类,粗绒棉有非洲棉和亚洲棉,细绒棉有美洲的陆地棉和海岛棉。至于草棉,最早进入我国的是其中的非洲棉,时间大抵不晚于西汉中期。
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已经知道缝衣,上古时代华夏族的服装以“上衣下裳,束发右衽”为特点。春秋时期有深衣和胡服的出现,唐代出现了“法服”与“常服”并行的双轨制。
四、建筑与家具
上古时代的房屋多为夯筑,夯土和版筑。中国古建筑三段式结构——台基、墙面、屋顶,都和版筑有不解之缘。壁式结构和粱式结构,壁式结构以墙壁承受屋顶之重,我国古代起初也用壁式,后来主要采用粱式结构,可以不用承重墙。到了汉代,木构架的几种基本形式:抬梁式、穿逗式、干阑式、井*式均已定型。
五、交通工具
古代的车,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他的系驾法。古代西亚、北非的二轮车采用“颈带式系驾法”。我国商代时用“轭靷式系驾法”,先秦时采用“胸带式系驾法”,汉至宋元以后,采用的是“鞍套式系驾法”。
至明代,官员多乘轿。后来马镫的发明,让马成为了重要的交通工具。
六、冶金
我国从马家窑文化时期就是用青铜,进入夏代,有鼎、爵、铃、戈、戚、刀、镞、凿、鱼钩等青铜器,到了商周时期,青铜器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我国最早利用的铁是陨铁,人类冶铁从块炼铁开始,块炼铁反复加热锻打同时渗碳变硬而成为块炼钢。我国在西周末出现了块炼铁和块炼钢,到春秋早期出现了铸铁。
到了明代,我国能生产出七种有色金属:铜、锡、铅、金、银、汞、锌。
七、玉器、漆器、瓷器
玉的硬度很高,相比起来类玉石的硬度就低得多,相对类玉石而言,玉又称为真玉,但玉料中还有硬度更高的翠玉,相对翠玉而言,玉又称为软玉。
商代,玉器是从巫术的道具中演变而来,有“灵玉”的功能;西周玉有“礼玉”的功效,觐见皇帝要佩戴玉,并且对佩戴玉有详细的规定;汉代的玉运用于生活中形形色色,有玉玺、玉尊、玉剑具等等,可称为“世俗玉”。
瓷器是用瓷土或高岭土做胎,表里均有一层玻璃纸的釉,经过1200℃左右的温度烧结而成。制瓷业在宋代得到了长足发展,这时著名的磁窑有:青瓷有汝、官、龙泉、哥等窑,白瓷有定窑,影青有景德镇窑,黑瓷有建窑,各具特色。其中官、哥、汝、定钧称作五大名窑。
八、文具、印刷、乐器
笔有宣笔,墨有李墨、徽墨,砚有兰亭砚、石渠砚,研磨时须向砚中注水,就需要砚滴或水注,还需要水盂,砚旁须配置笔架,呈山形的则叫笔山。此外还有贮笔的叫笔筒。
唐代的造纸手工业已经遍及全国,品种众多,纸多了,书也就多了,手抄迟缓,满足不了需求,最后导致印刷术的发明。在隋末唐初,雕版印刷出现,大约在宋朝庆历年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乐器,从商到汉,这个阶段管弦乐如箫、笙,打击乐器罄、鼓、钟,弦乐器如琴、瑟、筝等地位十分重要。魏晋至唐代,是我国古代乐器发展史上的第二阶段,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琵琶,还有弓擦乐器。第三阶段最重要的新乐器是管乐器,唢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