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讨厌的勇气》:你所不曾正视的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你所不曾正视的自己

作者: 九日照林 | 来源:发表于2019-08-08 22:46 被阅读0次

    今天要讲的这本书是《被讨厌的勇气》,作者是「岸见一郎」。

    这本书的几个关键词,我在这里列一下。

    背景介绍

    阿德勒心理学是由奥地利出身的精神科医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于20世纪初创建的心理学,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巨头。

    关键词

    1. 课题分离,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
    2. 目的论与因果论的对抗
    3. 共同体,贡献感与幸福感
    4. 人生三大课题
    5. 人生的点与线

    课题分离

    阿德勒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课题分离”,他认为人「自己能够控制的」与「自己不能控制的」、「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要分隔开。
    我们首先需要区分出一些课题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比如说父母强烈想要你继承家业,但你向往的是图书管理员的生活;比如父母想要你合适时间结婚,但你还想要认真工作一段时间。阿德勒对于这类事情的看法就是,我们要坚持去做自己要做的,想要做的,不做会后悔的事情,一刻都不能被耽误,无论父母多么伤心都没有关系。
    这并不是推崇不孝顺,而是“关于自己的人生”能够作出最好的事就是做自己认为最好的选择,别人接不接受都是别人的课题,你无法改变,也无法央求接受。分离就是这么一回事,当你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的时候,你就无法做真实的自己,你就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同,但是你要明白,别人的评价指标每个人都不一样,也不符合你的内心的评判标准,如果你要不得罪任何人,那你只能成为最为人云亦云的人。
    阿德勒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人的所有烦恼都是来自于人际关系”。因此,一个人若能远离世俗,做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那样的程度的话,那就是被阿德勒认为达到了人的最大的幸福和自由。但回归现实的话,我们绝大部分人是没有办法过那样一个人的生活的,并且,也不是每个人的幸福生活都能剥离掉“人际关系”这其中一个大的幸福因素的。
    但我觉得,至少阿德勒给了我们一个洞见,一个可以选择的视角,也就多了一个看问题的自由度,那就是,我们要主动和周围的人和事物剥离开来,也就是「课题分离」。

    最近在看《人类简史》,发现尤瓦尔•赫拉利关于阿德勒的课题分离有另外一方面的科学洞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给了我们相信的勇气。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历史必然都是起源于某个偶然事件,然后这个偶然事件,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反而成了僵化的社会制度,这有点像个人的自证语言。如果我们细究其起源和合理性,会发现一切都是站不住脚的,但是正如申公豹所说:“人心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凭你怎么努力,都别休想动”,证明你心地歹毒只需要你的出身,你做错一件事就够了。

    偶然,虚构的故事放大,成为了再残酷真实不过的现实。
    因此赫拉利认为历史存在都是有其偶然性,外部的评价,标准,都很可能你无法干预,人心的想法你都是很难改变的,很多都是先入为主的观点,比如大多数西方人都会对种族阶级制度嗤之以鼻,但很多人对贫富阶级,有钱人住在独立豪华的住宅区,读私立名校,享受高端医疗,很多西方人反而觉得天经地义,但细想一层,这不也是由想想构建出来的阶级制度和歧视吗?你唯一能改变的就是看看自己手中现在有的是什么,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学会课题分离的话,你会发现很多别人的课题,很多无法左右的结果都是自己没必要花力气去改变的,你能关注的就是自己的课题,自己能改变的事情,进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圈。

    目的论与因果论的对抗

    要说阿德勒最为颠覆的其中一个思想,应该算是「目的论」,目的论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并不熟悉,但是很多人对另外一个说法「童年创伤」那是最熟悉不过,这其实是来源于弗洛伊德的因果论,弗洛伊德认为过去发生过的创伤并不会就此消失,而是会躲在潜意识当中左右你以后做的一些决定和形成你的行为,绝大多数是不好的影响,强调因果关系;而《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则认为,过去发生的事情不可否认,但是总是拿过去的事情来为自己不去做或者去做某些事情,那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找的理由,这个逻辑跟弗洛伊德恰好是相反的。但恰恰就妙在,弗洛伊德的因果论更加强调不可改变性,而阿德勒则认为人是可以改变的,给了人的主动性积极的评价,带来更多改变的希望。

    弗洛伊德的思想面对的是过去,而阿德勒的思想则是不去追究过去,而是看清手中拥有什么,继而思考自己能够改变什么,阿德勒看到的是现在,继而开往未来。

    共同体,共享感与幸福感

    如果说阿德勒认为,我们无法改变,是因为我们没有改变的勇气,而不是道德上的缺失抑或是过去的阻挠,这是解决了改变的动机来源问题。那么他还回答了一个更加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获得改变的勇气。”
    阿德勒的答案是,当你体会到自己存在有价值的时候,而有价值的感觉的来源就是自己身处于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当中,能够产生“对他人有用”的一种他者贡献的感觉,哪怕你什么都没有做,单单产生这种感觉都能够让你有感觉到存在的价值,获得改变的勇气和信心。
    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答案。

    人生的三大课题

    阿德勒认为人生有三大课题:“工作”,“交友”和“爱”。面对三个问题,我们要避免「以自己为世界中心」的观点,把自己在三个课题中陷入一种被动的迟滞等待状态,如果你认为其他人都要为你服务的话,那么你就会认为自己不用采取行动,等着别人来融合入你,而是要勇敢主动地去参与其中,哪怕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一些群体,只要是一个共同体,你能够找到“他者贡献”的这种感觉,那么你就算是直面了自己的人生课题。我们面对人际关系,要主动积极迈出第一步,归属感是自己获得的,少问自己能从别人身上获得什么,而要多问,“自己能够给予他人什么”。
    这点和前面的「课题分离」看似矛盾,实际上都是个人通向自由和幸福的必要选择,面对人际关系,我们既不能失去共同体给我们的「他者贡献感」,这是我们人际关系给予的幸福的源泉;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个人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不要被外界所影响,幸福也是来自于内心的自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课题分离来将那些不必要的外界纷扰和标准给过滤掉。

    人生的点和线

    如果询问人生到底是一个又一个点的串联还是一条完整连续的线,“点”的理论意味着我们每个当下都是完结的瞬间,过去的历史与现在与未来既相连着,但过去并不能决定现在和未来;线的观点认为人生是连续不断的线,过去决定了你现在,你现在决定了未来。
    这个关于人生的看法其实跟前面提到的弗洛伊德的“因果论”以及阿德勒的“目的论”的冲突,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线的观点就好像是,我们需要设定好一个类似于攀登山峰一样的人生目标,然后我们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一股劲地去攀登山峰,路上经历的风景不管多么美,都不要去管。

    如此看来,如果我们把人生当成是攀登山峰的话,那么在还没有到达山顶的时候就是“临时性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而阿德勒认为:

    1. 人生每个当下都是一个点,看似连续像线的人生都是点的组成。点与点之间串联起来构成了人生的线。人生在某个节点处的往前发展趋势并不受制于过往的趋势的影响,因为只是因为过往的点过于密集才会看起来是线。实际上人在当下的选择并不受过往的影响。
    2. 过去和未来并不存在,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是当前的瞬间,过去和未来只是我们头脑中虚妄的景象
    3. 每个当下既是我们能够把握的瞬间,也是当下这个节点“人生”的结束,当下做完了就完成,我们应该只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到当前这个瞬间。

    乔布斯说:

    “你不可能在眺望未来时把生活中的每个点连接起来,只有回顾时能才连点成线。所以你必须相信今日所做的会影响你的未来。”

    我们应该聚焦此时此刻,计划人生不是不必要,而是压根不可能,所以过去我们接收到的高中语文作文经常拿来当题目的那个问题“到底是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这个问题压根就不是问题,我们永远都应该专注于当前的时刻,结果是过程的结果,且不受我们的妄念驱使,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是得过且过,而是要谨慎且认真地去过好当下这个时刻。不一定所有人生都是深刻的,但我们一定可以选择认真的方式。

    个人点评:
    每个不同时候读书的感受都是随着当下的境遇而发生波动的,这本书或许看起来有些唯心论,但在此时此刻却是我的救命良方。
    我最近在求职的泥淖中挣脱不出来,没有办法专心做事。我渐渐发现这是一个死循环,原因在于我原本在之前的公司呆的时间比较短加上是转行,因此需要更多的时间去专心做几个项目,积累面试经验,才能够去对面试游刃有余;但恰恰是我担心未来一直找不到工作,所以不断投简历,把时间都用找工作占满,但其实这样不断面试,尽管有积攒经验,但这些经验不花时间去分析,就是没有用的,并且我当时离职有个原因也是因为想要专心花点时间去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因此过度为“虚无的未来”焦虑是没有必要的,我应该去专注当前真正要去做的事情,会对未来产生重要价值的事情,享受当下的每一刻,就算是此刻结束人生也是能够没有遗憾的心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讨厌的勇气》:你所不曾正视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xq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