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在电影院时没带纸巾很后悔。
这是在西北农村两人小人物贵英和有铁的故事,很像《活着》的另一个版本,只是把人的一生放到四季的流转当中呈现,土地、庄稼、农民这些低入尘埃被漠视的存在,处处都苦却从不说“苦”字,整个过程缓慢平静、隐忍克制,当事人只是默默承受,愤怒和怜悯都交给了旁观者。
纠结电影是否绝对真实,是否刻意丑化没有多大意义,这不是新闻报道或纪录片,电影只是一个故事的叙述,一种表达,剩下的就是看观众能接收到什么。
有人愿意花2小时看电影,有人愿意花2小时看主播扭腰。有人喜欢感悟体验,有人喜欢感官刺激。不论高下,各取所需。
每个人生活的世界都是自己主观的呈现,取决于对世界的理解,囿于自己的皮囊和意识,活在自己的意识当中。
有人觉得这是处在底层的两个人无可奈何的凑合,有人觉得艰难时依然能两人并肩很浪漫;有人觉得有铁很傻逆来顺受太窝囊,有人觉得他心中有大爱、说到做到品格高贵;有人觉得命运无法改变,有人看到的是生命的韧性;有人觉得勤劳没有用,有人相信脚踏实地、默默耕耘的力量;有人觉得无聊沉闷,有人看到生活的真相。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关于苦难。厄运专挑苦命人,经历了更多的人和事,更觉得每个人都不容易。当被生活反复碾压,心力交瘁、悲观绝望的时候,不奢望谁能伸出双手,但如果在身边能感受到一点点善意的温情,这微光,足以让内心不至于崩塌。不喜欢歌颂苦难,但如果哪个人想完全避免人生中的苦难也是徒劳,世界很公平,不论高低贵贱,悲喜都以不同形式附着在每一个人身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是躺平摆烂是一种姿势,积极应对也是一种姿势。
关于爱情。不只是玫瑰与情话,而是扎根于生活当中,是心无旁骛,相互看见,相互心疼。是两个良善的人能看到彼此的闪光,心疼彼此的不易,发自内心愿意为对方的幸福付出。第一口吃的给你,最后的钱给你买衣服,在夜晚回家的路上等你,看到你的不堪也不会生出嫌弃,愿意分担你的辛劳,一天又一天朴实的相伴,互为对方的盔甲与希冀,一起面对的风雨也没那么可怕。
贫穷和辛劳很痛苦,匮乏和无聊也很痛苦。我们为什么要去读一些无用的书,看一些沉重的电影,就是为了与生活进行连接,不受空间、时间、个人经历的局限,主动给自己的生命扩容,拓宽长度和深度,了解这个世界的参差,共情别人的苦痛,丰盈内心,更宽容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的多样性,理解人性的深幽,即使面对无常与冷酷,依然能找到自己的支点,依然生出温暖与力量,依然相信善良和纯真永远有意义,积极生活永远有意义。
看到不同,放下偏见,不会说出:现在怎么还会有这么穷的人,何不食肉糜之类,特别是网络世界里,在所不了解的人和事不枉下定论,不以己度人,也是一种尊重和小小的善意。#隐入尘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