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越久,会发现这是一个与自己作战的过程,与其他人无关。在作战的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个又一个问题,而这些问题都等着自己去解决。
当一个人到达一定层次后,或者在自己专业的领域,能获得的建议其实是很小的,因为别人更多的是在安慰情绪或者打气,落实到具体事情上,别人很难给出具体实施措施的。
既然别人帮不了什么,就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把目光注视到他人身上时候,反而花费在问题本身的时间变少了。倘若自己一开始认清了只能靠自己的事实,反而不会被问题和别人的建议浪费过多的注意力。
终于,自己想通了:没有人比自己更懂自己。因为自己是事情本身最大的亲历者,也要为最后的结果负责。相信自己对于事情的认知以及判断,能最后解决问题的人也是自己,即使自己寻求了很多人的帮助,他们只是协助,而不是主力。
除了依赖别人的心态,还有畏惧。害怕失败,后来想想好像也没有什么,有时候想想,自己是不是对自己要求太高了,自己是不是有点完美主义了?自己不应该在意一时的失败,如果一直畏惧失败,其实是没有进步的,自己战胜困难,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
知道自己什么情况下有什么样的反应,再结合周围的资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要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把自己限制住,以最后的结果为目标,反而在做事中找到自己的节奏,自己也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也会越来越踏实。
就像写简书这么久,一篇很久以前的一篇文章,今天突然很多人点赞,很是意外……因为自己也知道按照新媒体的写法,用花哨的标题,美丽的图片,迷惑人心的毒鸡汤……阅读量能很快上来,但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我只是想记录生活本身,偶尔编一两个小故事,改掉自己写文章最大的毛病——表达溢出,也不愧我坚持写字的习惯了,这种很慢的进步,也让我感到踏实,自己也越来越清楚自己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