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钱瑗日记我们仨手稿版

钱瑗日记我们仨手稿版

作者: 又五月_ | 来源:发表于2020-03-11 17:16 被阅读0次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都有妻儿子女;

我们仨,很单纯,与世无争,与人无争;

我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活得很充实,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钱瑗是谁?

钱钟书和杨绛之女,其父是我国著名文学研究家和作家,其母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学家、戏剧家。

杨绛先生曾说:爱女钱瑗是她一生的杰作,但始终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

个人履历

1937年5月出生于英国牛津

1974年北京结婚

1996年1月因患脊椎癌住院

1996年10年写日记我们仨

1996年11月病危

1997年2月26日完成我们仨前5篇

1997年3月4日病逝

生平事迹:

1、1993年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生导师;

2、英语文体学开创者

3、教材评审委员会审稿者

4、参与编纂英汉小词典

创作背景:

患病住院期间觉得浪费时间挺可惜的,开始写日记记录父母如何教我的事,如何写字到做人,完成前五篇后就病逝了,后杨绛先生续写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

日记摘录:

童年的趣事:爸爸在我脸上画胡子,肚子上画鬼脸,还给我起各种绰号,为了逗我玩学蛙跳,学牛叫,教所谓的粗话英语单词。

少年不知愁滋味,其实说的是童年时期,从懵懵懂懂记事开始,人就有各种各种的烦恼,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用夹着烦恼和忧愁,而童年是最纯真的,充满乐趣的,也是不长不短的几十年人生中最为怀念的,简单的快乐,它没有成长的烦恼和忧愁,也没有期待一天天长大,就这么没心没肺的活在当下。

我常常认为,人的记忆是可以被时间冲淡一切的,但,错了,活到三十岁,发现童年有些趣事,有那么一瞬间涌上心头,其实哪有什么突然闪现,只不过一直埋藏在心底,这种美好的感觉原来在内心深处封存着。

即使像钱瑗活到六十岁,想必她躺病床上,回忆这些童年趣事,一定是美妙的吧,所以我们仨始于这种美好的童年回忆,从文字中都看得出爸爸对她的爱,流露出满满的父女情。

如果要问钱瑗,童年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应该是和爸爸一起在脸上画胡子,在肚皮上画鬼脸……这种回忆,如荔枝树上最甜的果子,另人回味无穷,如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着,永不干枯,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另人记忆犹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都在成长,成长是什么,就是长成,有长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也有长成为自己不想要的样子,在这漫长的记忆长河中,童年终究是回不去的,回不去的那山坡上的小黄花,回不去的田野里的竹蜻蜓,回不去的那山坡,回不去的跳房子,回不去门前的小溪水……

像日记星球亲子日记训练营,家长和孩子一起写日记,记录孩子的成长,若干年后,翻开文字,回忆童年,又是一种很珍贵的记忆。有孩子成长的轨迹,也有孩子日常喜怒哀乐,这种体验,作为家长一定要借助平台,把这种美好的童年记忆留着下来,送给孩子作为成长礼物。

到了清华后,因年龄太小,不能上初二,钱瑗休学在家一年,即使休学在家,但学业也没有落下,父母对钱瑗的要求不高:每天写2页墨笔字,每天学英语,熟读英语课文,并且爸爸检查。一次休息,在清华园钱瑗无意中发现了音乐楼可以学弹钢琴,一元一次,和大多数女孩子一样,对钢琴的魅力,钱瑗无法自拔,每天都去学,开始不愿意做功课了,拿以前写的充数,后来被爸爸发现了,痛批一顿,妈妈也数落一翻,弄虚作假,是品德问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底下所有父母的心愿,子女既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寄托于希冀的同时,更是他们一生中的希望之星。

最好的教育来源于家庭,来源于父母,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你自己得是什么样的人。高晓松背后的女人-妈妈张克群说:小的时候,没人叫我们一放学就写作业,回到家,我爸妈都在桌上奋笔疾书,那我自己也就写作业去了。学习不需要人去监督,受家庭影响自发的,这种求知欲可以调动一个人学习的积极性。

杨绛说:不管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是我们一家人的乐趣。身处这种家庭环境,不想优秀都难,人影响人,生命影响生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钱瑗日记我们仨手稿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dq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