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甚至没了脾气。身边这位大鼾小鼾打的好不热闹。就在刚刚,几分钟前,我们睡前卧谈,渐入佳境,我开始说起我小时候的那些心态:早熟、心思重,因为父母的教育过早承担了一些不该孩子承担的心理负担。
而就在我越说越投入时,说到我印象中小时候很少有那种无忧无虑简单的快乐。他来了一句:没有啊,你有啊!比如被大白鹅追。
又是这个小时候的囧事……突然像被扎破瞬间漏气的气球,完全没了继续聊天的力气。生气都显得无理取闹。该生什么气呢?气他没有把我的话听完?气他没有搂着我好声安慰:宝贝儿都过去了,现在有我。还是气他自以为是的幽默感?从小被保护的好好的他,当我在为17年前的非典掉眼泪时他在为能够不用上学打游戏开心不已,这样的差别,我要怎么让他能理解你的忧愁和早熟?
而我甚至没有失望(其实是有一点点的吧)所谓懂得、理解感同身受本身就是奢侈的词汇,是不是即使是对于枕边人,自己也没有了这种期待。能够理解尊重已是难得,再求心领神会未免过于贪心。在平凡烟火的日子里,能够偶尔心动时常牵挂,有聊不完的天,说不完的情话,日常亲亲抱抱表达,吵架从不过夜,沟通基本顺畅,其实想想这已是难得夫妻相处模式。至于那些言语无法言说的情绪,自有渠道可以表达,比如此刻的我,比如写在这里的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