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独钓
![](https://img.haomeiwen.com/i7770766/cbcd948a22151b4a.jpg)
01
国庆节刚过,一朋友在电话里就向我诉苦,声音略带悲凉。
“哥呀,这个月,我又要勒紧裤腰带,节约闹革命了!”
我这个朋友刚上班不久,在一个公司负责保险业务。平时按照工作业绩提成,再加基本工资,每个月的收入怎么说也在六千左右。这“节约闹革命”,闹的又是哪一出呢?
后来,他跟我讲述了在国庆长假期间的悲催遭遇,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都是份子钱给闹的。
据他的描述,在国庆长假期间,他一共收到了五六张“红色罚款单”,结果是一个月忙里忙外、看尽别人脸色赚的那点辛苦钱,绝大部分都做了“友情投资”,而且基本上是有去无回。
这可刚是月初,也不能过完了国庆,后面就喝西北风吧?日子还得过,但是接下来的各种花销,很可能会因此而标准大降,“节约闹革命”的日子,还真是马上就来了。
听完他悲戚戚的诉说,同情加怜悯,但我实在是找不出合适的言辞来抚慰他那颗受伤的心灵。心想,我又何尝不是呢?只是我没找到诉苦的出口罢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770766/bb7455dc272a9abb.jpg)
02
听单位年龄略大的同事讲,九十年代那会儿,同事结婚时也随份子,但是单位有规定:每人二十。钱凑齐后交给当事人,小两口是满心欢喜,然后大家找个馆子一聚,一吃一喝一热闹,完事大吉。这期间没有任何的怨气和猜疑,有的只是更为融洽的关系。
可现在画风突变,份子钱是水涨船高,而且居高不下,俨然成了展示友情薄厚最重要的标签之一。起步价不能低于二百,这还是一般的同事朋友关系,五百一千也不为过,这只能说明关系的紧密程度又近了一层。
每逢此时,你要是讲礼尚往来,奢望钱怎么出去的,还能怎么原封不动地转回来,想法很好,但有点儿天真,即便是真有那么一天,可能也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变故而泡汤。可以讲,这种融资聚餐的回报概率是相当低的。
随份子由一种风气渐成一种邪气,也成了人们身上难以摆脱的包袱,但又不是谁一句话说改就改的,有时即使是囊中羞涩,也要硬着头皮,东找西借,再不情愿,也要紧跟形势,还要装出很阔绰的样子将它送出去。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随份子经历,婚宴的请帖一到,几个人就开始相互串联,主要目的就是先摸清同去人员份子钱的数目,做到心中有数,也好免去一些难堪。
经常出现的一幕是这样的:
“你给多少?”一人环顾左右后,轻声地问。
答曰:“你呢?”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愿先说出心里估算的数目,一般都会反问回去。
又问:“不能太少吧?”虽然心里有一个预期值,但是也不好先报价,只等对方开口。
答曰:“那我随你,给多少,都听你的。”这么讲最保险,进可攻,退可守。
一番摸底之后,一般都能在一种看似融洽的氛围中达成一致,然后便一同携手赴约。
这么做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既减少了事后的相互猜疑,也可以通过达成的默契,避免亲厚有别的嫌隙,这其中的套路是不是很深?
可见,份子钱怎么掏才能得到一种心理不平衡中的平衡,还真得让人颇费一番心思。
现在我们常用到一个词,叫“绑架”,其实随份子,就是一种人情的绑架。有时绑得你绵软无力,绑得你冷汗直淌,你还得在婚礼的现场尬笑不止。
![](https://img.haomeiwen.com/i7770766/ca18a7200765bf1d.jpg)
03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有件事情是逃不掉的,那就是纳税。在中国的情况是,你也许可以利用一些作弊手段来逃税,但有一样东西是如今中国人逃不掉的,那就是随份子,而且它要比纳税更难以逃脱。
在这点上,我们不得不说国外一些国家比我们做得好。我们中国人常讲“礼轻人意重”,可现在它的影响在我们这里有点赶不上潮流,反而是国外却将之发扬光大。
美国人也随份子,但在这件事上颇有点风清气正的味道。一般情况金额不多,大约只相当于老百姓一两个小时的工资,这在我们国人看来,绝对是拿不出手的,而且别人也看不过眼。
美国人不兴中国式的红包,若要送钱的话,到超市去买张礼品卡,礼品卡分门别类,可去餐馆吃饭、书店买书、超市购物等,所花销的金额通常都很小,这其中还有些是“团送”的。
说到人与人的交往,我们常引用古人的话,“君子之交淡如水”,但现在的人际交往却偏离了这个正确的航道,问题的关键,不是份子钱本身错了,而是我们的思想和观念出现了尘滓。
由此,我想到了鲁迅,为了唤醒麻木沉睡的国人,一改当时看客的畸形风气,在彷徨之后,他敢于挺身而出,为革命而摇旗呐喊。虽然力量微弱,但总能让人看到希望。
再想想现在毒害社会风气的份子钱,是时候该有人站出来了,而你呐喊的声音在哪里?
我渴望听到。
-End-
网友评论